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等数学
第五章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积(叉积)
最后
更新:
2025-02-10 09:50
查看:
540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向量积(叉积)
本文介绍向量之间的简单运算。 在本文之前,特别说明一下翻译的相关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数学学科和物理学科关于“inner product”和“outer product”两个词汇有着五花八门的翻译。 在物理学科,一般翻译成“标积”和“矢积”,表示运算的结果为标量和矢量。高中数学课本上“数量积”和“向量积”也采用了这种意译的办法。 在数学学科,通常也可以翻译成“内积”和“外积”,是两个名词的直译。“点乘”和“叉乘”是根据运算符号得来的俗称,这种俗称也很常见。 在“点乘”运算中,经常省略运算的点符号,在线性代数中更是会直接看作矩阵乘法,不写点符号。本站介绍数量积通常称为内积。 > 内积被称作点积,记做 $\boldsymbol{a} \cdot \boldsymbol{b} $ ,从外形看他含有一个 $\cdot$ ,从结果看他的值为一个“数”,所以被称作数量积。 外积也被称作叉积,记做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 $,从外形看因为含有 $\times$ 所以被称为叉积,因为结果是一个向量,也被称作向量积或张量积。 > 要查看本文高中部,点击[高中数学叉积教程](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537) ## 向量积(又称 外积/叉积/张量积/矢积/outer product) ### 引例1 在研究物体转动问题时,不但要考虑这物体所受的力,还要分析这些力所产生的力距. 详见[定轴转动定律](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099) {width=230px} 如图 5-27 所示,设杆 $L$ ,支点为 $O$ ,受力 $F$ 作用,由力学可知: 力 $F$ 对支点 $O$ 的力距是一个向量 $\boldsymbol{M}$ ,其大小为 $|\boldsymbol{M}|=|\overrightarrow{O Q}||\boldsymbol{F}|=|\overrightarrow{O P}||\boldsymbol{F}| \sin \theta$ , {width=300px} 其方向为: $M$ 垂直于 $\overrightarrow{O P}$ 与 $F$ 所在平面, $M$ 的指向是按右手规则从 $\overrightarrow{O P}$ 转向 $F$ ,转角不超过 $\pi$ ,此时,大拇指的方向就是 $M$ 的指向(见图 5-28). {width=300px} ### 引例2 在高中物理课中知道,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会有洛伦兹力,详见[高中物理(电磁学)](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004),并且给出了左手法则判断受力的方向:伸开左手,让磁力线穿过首先,四指指向粒子运动的方向,则大拇指的指向就是粒子受力的方向,参考下图 {width=300px} 洛仑兹力写成向量乘法的形式是 $F=q(v \times B)$ 详见[洛伦兹力(大学版)](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165) 为了和上面说法对应,现在我们捋一捋$F=q(v \times B)$这个公式的物理意义(参考下图),这对理解后面介绍的向量的乘法很有意义。 {width=300px} 四个物理量: ①$q$:一个点电荷 ②$v$:点电荷的运动速度 ③$B$:磁场的强度 ④$F$:点电荷受到的力 > **整个表达式的意思是**:一个粒子$q$在磁场里运动,运动速度$v$和磁场强度$B$之间的夹角为$\theta$,那么粒子会受到洛伦兹力$F$的作用,力$F$的方向垂直于$v$和$B$张成的平面,力的大小是$F=q · (v \times B)$ 在上面都涉及到两个向量的乘积,但是在物理中,一个使用右手法则,一个使用左手法则。按照习惯,数学科中选中了以“右手法则”为基准定义向量积的方向。 ## 向量积的方向 **定义2** 若由向量 $\boldsymbol{a}$ 与 $\boldsymbol{b}$ 所确定的一个向量 $\boldsymbol{c}$ 满足下列条件 (见图 5-29) : (1) $c$ 的方向既垂直于 $\boldsymbol{a}$ 又垂直于 $b , c$ 的指向按右手规则从 $\boldsymbol{a}$ 转向 $\boldsymbol{b}$ 来确定 (2) $\boldsymbol{c}$ 的模 $|\boldsymbol{c}|=|\boldsymbol{a} \| \boldsymbol{b}| \sin \theta$ ,(其中 $\theta$ 为 $\boldsymbol{a}$ 与 $\boldsymbol{b}$ 的夹角), 则称向量 $c$ 为向量 $a$ 与 $b$ 的向量积(或称外积、 叉积),记为 $\boldsymbol{c}=\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 按此定义,上面的力矩 $\boldsymbol{M}$ 等于 $\overrightarrow{O P}$ 与 $\boldsymbol{F}$ 的向量积,即 $$ \boldsymbol{M}=\overrightarrow{O P} \times \boldsymbol{F} . $$  ## 向量平行的判断 根据向量积的定义,即可推得 (1)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a}=\mathbf{0}$ ; (2)设 $a 、 b$ 为两非零向量,则 $\boldsymbol{a} / / \boldsymbol{b}$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0$. 证 (1)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a}|=|\boldsymbol{a}||\boldsymbol{a}| \sin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a}\rangle=0$ (2) $\Rightarrow$ 已知 $\boldsymbol{a} / / \boldsymbol{b}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b}\rangle=0, \pi$ ,故 $\sin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b}\rangle=0$ , 即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boldsymbol{a}||\boldsymbol{b}| \sin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b}\rangle=0 ,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0$. $\Leftarrow$ 若已知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0$ ,即 $|\boldsymbol{a}||\boldsymbol{b}| \sin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b}\rangle=0$ , 故 $\sin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b}\rangle=0 ,\langle\boldsymbol{a}, \boldsymbol{b}\rangle=0, \pi$ ,因此 $\boldsymbol{a} / / \boldsymbol{b}$. 由此可知,空间三点 $A 、 B 、 C$ 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overrightarrow{A B} \times \overrightarrow{A C}=\mathbf{0}$. ## 向量积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1)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boldsymbol{b} \times \boldsymbol{a}$; (2) 分配律 $(\boldsymbol{a}+\boldsymbol{b}) \times \boldsymbol{c}=\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c}+\boldsymbol{b} \times \boldsymbol{c}$; (3) 结合律 $\lambda(\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lambda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boldsymbol{a} \times(\lambda \boldsymbol{b})$ , ( $\lambda$ 为实数). 证明留作习题. 下面我们来推导向量积的坐标表示式. 设 $\boldsymbol{a}=\left(a_x, a_y, a_z\right)=a_x \boldsymbol{i}+a_y \boldsymbol{j}+a_z \boldsymbol{k}, \boldsymbol{b}=\left(b_x, b_y, b_z\right)=b_x \boldsymbol{i}+b_y \boldsymbol{j}+b_z \boldsymbol{k}$ , 则 $$ \begin{aligned} \boldsymbol{a} \times \boldsymbol{b}= & \left(a_x \boldsymbol{i}+a_y \boldsymbol{j}+a_z \boldsymbol{k}\right) \times\left(b_x \boldsymbol{i}+b_y \boldsymbol{j}+b_z \boldsymbol{k}\right) \\ = & a_x b_x \boldsymbol{i} \times \boldsymbol{i}+a_x b_y \boldsymbol{i} \times \boldsymbol{j}+a_x b_z \boldsymbol{i} \times \boldsymbol{k}+a_y b_x \boldsymbol{j} \times \boldsymbol{i}+a_y b_y \boldsymbol{j} \times \boldsymbol{j}+a_y b_z \boldsymbol{j} \times \boldsymbol{k} \\ & +a_z b_x \
其他版本
【高等数学】数量积(点积)
【大学物理】定轴转动定律
【高中数学】左手坐标系与右手坐标系
【高中数学】向量的向量积(外积)
【高中数学】向量的数量积(内积)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数量积(点积)
下一篇:
向量的混合积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