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学习首页
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实变函数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数论
群论
大学物理
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
高等数学公式
线性代数公式
概率论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
关于
高中
高数
线性
概率
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
高等数学公式
线性代数公式
概率论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线性代数
第七篇 二次型与正定型
正定二次型与正定阵
最后
更新:
2024-09-05 21:19
●
参与者
查看:
300
次
纠错
分享
评论
参与项目
正定二次型与正定阵
## 正定二次型定义 设有二次型 $f(\boldsymbol{x})=\boldsymbol{x}^{\mathrm{T}} \boldsymbol{A} \boldsymbol{x}$ 。 - 若对任何 $\boldsymbol{x} \neq \mathbf{0}$, 都有 $f(\boldsymbol{x})>0$, 则称 $f(\boldsymbol{x})$ 为正定二次型, 并称对称矩阵 $\boldsymbol{A}$ 是正定矩阵, 记为 $\boldsymbol{A}>\mathbf{0}$ 。 - 若对任何 $\boldsymbol{x} \neq \mathbf{0}$, 都有 $f(\boldsymbol{x})<0$, 则称 $f(\boldsymbol{x})$ 为负定二次型, 并称对称矩阵 $\boldsymbol{A}$ 是负定矩阵, 记为 $\boldsymbol{A}<\mathbf{0}$ 。 - 若对任何 $\boldsymbol{x} \neq \boldsymbol{0}$, 都有 $f(\boldsymbol{x}) \geqslant 0$, 则称 $f(\boldsymbol{x})$ 为半正定的; 若- $f(\boldsymbol{x})$ 为半正定的, 则称 $f(x)$ 为半负定 (负半定) 的; 若 $f(\boldsymbol{x})$ 既不是半正定又不是半负定的, 则称 $f(x)$ 为不定的。 显然 $f\left(x_1, x_2, \cdots, x_n\right)=x_1^2+x_2^2+\cdots+x_n^2$是正定型,而$f\left(x_1, x_2, \cdots, x_n\right)=-x_1^2-x_2^2-\cdots-x_n^2$是负定型 ## 正定二次型是干什么用的 在欧氏空间 $\mathbf{R}^n$, 实二次型 $f\left(x_1, x_2, \cdots, x_n\right)$ 作为定义在 $\mathbf{R}^n$ 的一个二次实函数 $z=f\left(x_1, x_2, \cdots, x_n\right)$,则当 $f\left(x_1, x_2, \cdots, x_n\right)$ 为正定时就是只要取 $x_1, x_2, \cdots, x_n$ 为一组不全为 0 的实数, 均有 $z>0$ (只有当 $x_1=x_2=\cdots=x_n=0$ 时, $z=0$ ); 也就是说, 这个函数的值域是 $z \geqslant 0$, 但只有在 $\mathbf{R}^n$ 的原点取得 $z=0$,而在其他点上均有 $z>0$ 。这个地方好多人都忽略了。 半正定呢, 就是在此二次型在整个定义域 $\mathbf{R}^n$ 上也有值域 $z \geqslant 0$, 但除了原点使 $z=0$ 外, 尚有其他一些点也使 $z=0$, 此外便是 $z>0$ (负定和半负定相应地有类似的结果, 只是 $z \leqslant 0$ )。 当二次型为不定时, 则函数值域既有正实数也有负实数和 0 。 **例1** $z=f(x, y)=\frac{1}{4} x^2+y^2$ 是一个正定二次型, 它的图像如图 (a) 所示, 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椭圆抛物面, 整个曲面除一点 (顶点) 在坐标平面 $x o y$ 的原点上, 其余均在 $x o y$ 平面的上方。 ![图片](/uploads/2024-09/1dc0f8.jpg) 正定二次型有着明显的几何意义, 当 $f(x, y)$ 为二维的正定二次型时, 它可由可逆线性替换 (坐标变换) 化为系数全为正的标准形, 于是 $f(x, y)=c(c>0)$ 的图形是以原点为中心的椭圆,当把 $c$ 看做任意正常数时, 则是一族椭圆线, 这族椭圆随着 $c$ (沿着抛物线) 减小且趋于零而收缩到原点 (见图 7-11 (a)); 当 $f$ 为三维正定二次型时, $f(x, y, z)=c(c>0)$ 的图形则是一族椭球面, 这族椭球面随着 $c$ (沿着抛物面) 减小且趋于零而收缩到原点。 **例2** $z=f(x, y)=2 x^2$ 是半正定二次型, 它的图形如上图 (b) 所示, 是一个开口向上, 以 $x o y$ 面上的抛物线 $z=2 x^2$ 为准线, 以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为母线的抛物柱面。整个曲面有一条母线在 $x o y$ 面上 (即 $y$ 轴, 轴上二次型等于零), 其余均在 $x o y$ 平面上方。 **例3** $z=f(x, y)=x y$ 是一个不定二次型, 其图形如上图 (c) 所示, 是一个过原点的马鞍面。显然, 马鞍面上正值、负值和零都有。 **知道了二次型的函数图形当然比较容易判定二次型的正定性, 但是一旦碰到超多元的二次型就麻烦了, 还是需要代数的计算手段**。我们知道了一个实二次型对应一个实对称矩阵, 是否从矩阵本身就可以知道这个二次型的正定性? 应该如此。因为合同变换不改变二次型函数的值, 原来大于零的还是大于零, 所以合同对角化矩阵就可以了, 如果对角线上的元素是大于零的数就是正定的了 (这说明标准形的系数都是正值)。 对角化判定方法之一是特征值法, 因为特征值是正交变换(也是合同变换)对角化矩阵的对角线上的元素。特征值大于零, 当然二次型也是正定的了。 还有个矩阵正定性判定的方法, 比如顺序主子式法: (1) $\boldsymbol{A}$ 是正定矩阵的充要条件是它的所有主子式都大于 0 。 (2) $\boldsymbol{A}$ 是负定矩阵的充要条件是它的所有奇数阶主子式都小于 0 , 并且它的所有偶数阶主子式都大于 0 。 顺序主子式图 ![图片](/uploads/2024-09/3d02a1.jpg) 顺序 1 中, 一阶二次型是正定的等价于 $a_{11}>0$ 。 顺序 2 中,二阶二次型矩阵 $\boldsymbol{A}$ 经过行和列同时的初等变换,得到了包含 $a_{11}$ 和 $d_2$ 的对角阵 $\boldsymbol{\Lambda}$ 。注意, $\boldsymbol{A}$ 和 $\boldsymbol{\Lambda}$ 的行列式是同符号的,因为 $|\boldsymbol{\Lambda}|=\left|\boldsymbol{C}^{\top} \boldsymbol{A} \boldsymbol{C}\right|=|\boldsymbol{C}|^2|\boldsymbol{A}|$ 。 显然, $a_{11}$ 和 $d_2$ 要同时大于 0 的话, 二次型就是正定; 反之亦然。 $a_{11}$ 和 $d_2$ 要同时大于 0 等价于 $a_{11}>0$ 和 $a_{11} d_2>0$ ,换句话说, $\boldsymbol{A}$ 的顺序主子式全大于 0 。 随着变量逐步地增加,显然各阶主子式必须大于 0 ,才是各阶二次型正定的充要条件。 我相信,通过仔细地比对上述的二次型函数式、顺序主子式,各位能顺利地理解正定的主子式判定定理。 另外, 表 7-1 给出了顺序 n 是为了和顺序 3 进行比对, 应该看出, 各阶顺序主子式也可认为是变量 $x_1 、 x_2 、 x_3$ 中批量取零得到矩阵行列式。如对于三阶二次型, 令 $x_3=0$ 得到二阶主子式,令 $x_2=x_3=0$ 得到一阶主子式。 **例4** 判别二次型 $f=-3 x^2-5 y^2-7 z^2+4 x y+4 x z$ 的正定性。 解 $f$ 的矩阵为 $$ A=\left[\begin{array}{ccc} -3 & 2 & 2 \\ 2 & -5 & 0 \\ 2 & 0 & -7 \end{array}\right] $$ 因为 $$ a_{11}=-3<0,\left|\begin{array}{ll} a_{11} & a_{12} \\ a_{21} & a_{22}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c} -3 & 2 \\ 2 & -5 \end{array}\right|=11>0,|\boldsymbol{A}|=-57<0 $$ 故由上述顺序主子式法定理知 $f$ 为负定的。 ## 正定二次型推理 **定理2** $ n$ 元二次型 $f(x)=\boldsymbol{x}^{\mathrm{T}} \boldsymbol{A} \boldsymbol{x}$ 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正惯性指数等于 $n$ ,即它的规范形的 $n$ 个系数全为 1 . 证明 设可逆变换 $x=C y$ 使 $$ f(\boldsymbol{x})=f(\boldsymbol{C} \boldsymbol{y})=\sum_{i=1}^n k_i {y_i}^2 $$ $$ \begin{aligned} &\text { 先证充分性. 设 } k_i>0(i=1,2, \cdots, n) \text {. 任给 } \boldsymbol{x} \neq \boldsymbol{0} \text {, 则 } \boldsymbol{y}=\boldsymbol{C}^{-1} \boldsymbol{x} \neq \boldsymbol{0} \text {, 故 }\\ &f(x)=\sum_{i=1}^n k_i y_i^2>0 . \end{aligned} $$ 再证必要性. 用反证法. 假设有 $k_i \leq 0$, 则当 $y=e_s$ (单位坐标向量) 时, $f\left(\boldsymbol{C e}_s\right)=k_s \leq 0$. 显然 $\boldsymbol{C e}_s=\mathbf{0}$,这与 $f$ 为正定相矛盾. 这就证明了 $k_i>0(i=1,2, \cdots, n)$. ### 推论 **推论1** 对称阵 $A$ 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与单位矩阵 $E$ 合同. **推论2** 对称阵 $A$ 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的特征值全为正. **定理3** 对称阵 $A$ 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的各阶主子式都为正,即 $$ a_{11}>0,\left|\begin{array}{ll} a_{11} & a_{12} \\ a_{21} & a_{22} \end{array}\right|>0, \cdots,\left|\begin{array}{ccc} a_{11} & \cdots & a_{1 n} \\ \vdots & & \vdots \\ a_{n 1} & \cdots & a_{n n} \end{array}\right|>0, $$ 对称阵为负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奇数阶主子式为负,偶数阶主子式为正,即 $$ (-1)^r\left|\begin{array}{ccc} a_{11} & \cdots & a_{1 r} \\ \vdots & & \vdots \\ a_{n 1} & \cdots & a_{n r} \end{array}\right|>0(r=1,2, \cdots, n) . $$ 定理3 称为**赫尔维茨定理**. **例1** 判别二次型 $f\left(x_1, x_2, x_3\right)=-2 x_1^2-6 x_2^2-4 x_3^2+2 x_1 x_2+2 x_1 x_3$ 的正定性. 解 此二次型的矩阵为 $$ \boldsymbol{A}=\left(\begin{array}{ccc} -2 & 1 & 1 \\ 1 & -6 & 0 \\ 1 & 0 & -4 \end{array}\right) $$ 它的各阶顺序主子式为: $$ a_{11}=-2<0,\left|\begin{array}{cc} -2 & 1 \\ 1 & -6 \end{array}\right|=11>0,\left|\begin{array}{ccc} -2 & 1 & 1 \\ 1 & -6 & 0 \\ 1 & 0 & -4 \end{array}\right|=-38<0 $$ 所以,该二次型是负定的. **例2** 设 $\boldsymbol{A}$ 为正定矩阵,证明 $\boldsymbol{A}^{-1}$ 也是正定矩阵. 证明 因为 $\boldsymbol{A}$ 正定,所以 $\boldsymbol{A}^{\mathrm{T}}=\boldsymbol{A}$ ,从而 $$ \left(\boldsymbol{A}^{-1}\right)^{\mathrm{T}}=\left(\boldsymbol{A}^{\mathrm{T}}\right)^{-1}=\boldsymbol{A}^{-1}, $$ 即 $\boldsymbol{A}^{-1}$ 为实对称矩阵。 又由于 $\boldsymbol{A}$ 正定,存在可逆阵 $\boldsymbol{P}$ ,使得 $P^{\mathrm{T}} \boldsymbol{A P}=\boldsymbol{E}$. 等式两端求逆,得到 $$ \boldsymbol{P}^{-1} \boldsymbol{A}^{-1}\left(\boldsymbol{P}^{\mathrm{T}}\right)^{-1}=\boldsymbol{E} . $$ 令 $\left(\boldsymbol{P}^{\mathrm{T}}\right)^{-1}=\boldsymbol{Q}$ ,则 $\boldsymbol{Q}$ 为可逆矩阵,且满足 $$ \boldsymbol{Q}^{\mathrm{T}} \boldsymbol{A}^{-1} \boldsymbol{Q}=\boldsymbol{E}, $$ 所以 $A^{-1}$ 也是正定矩阵.
上一篇:
惯性定理
下一篇:
二次型合同对角化的几何意义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0
条评论
写评论
更多笔记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