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
重点科目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中物理
数学公式
主要科目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数学分析
实变函数
群论
数论
未整理科目
近世代数
数值分析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
射影几何
微分几何
泛函分析
拓扑学
数学物理
趣味数学
科数网
题库
教材
高考区
考研区
VIP
科数网
题库
在线学习
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中物理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实变函数
数论
群论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中物理
第十五章 原子结构与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最后
更新:
2024-01-09 08:44
查看:
224
次
反馈
刷题
光的波粒二象性
众所周知, 在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建立之后, 人们认识到光是一种电磁波, 从而光的波动说被普遍接受,人们不再认为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和康普顿效应理论表明, 光在某些方面确实会表现得像是由一些粒子 (即一个个有确定能量和动量的 “光子”) 组成的。也就是说,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重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当然, 此时人们对光的粒子性的认识, 是以最新的实验和量子理论为基础的, 已经和牛顿时代的光的粒子说根本不同, 其深度远远超出后者。人们意识到,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换句话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wave-particle dualism)。此后, 又经过一系列探索, 人们最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能统一描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理论一一量子电动力学。 从牛顿时代光的微粒说、惠更斯和托马斯 - 杨的光的波动说, 到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理论, 再到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乃至量子电动力学, 人类对光的认识构成了一部科学史诗。
刷题
做题,是检验是否掌握数学的唯一真理
上一篇:
光电效应经典解释中的疑难
下一篇:
玻尔原子结构假说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纠错
高考
考研
关于
赞助
公式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