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首页 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实变函数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数论 群论 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 高等数学公式 线性代数公式 概率论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 关于 高中 高数 线性 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 高等数学公式 线性代数公式 概率论公式 初中数学公式
游客, 登录 注册
最后更新: 2024-01-09 08:51 参与者    查看: 308 次    纠错    分享    参与项目    词条搜索       

德布罗意波

粒子的波动性
1924年,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氢原子理论以及相对论的深人研究的基础上, 把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如电子、质子等。他写道: “整个世纪 1 以来, 在光学上, 与波动方面的研究相比, 忽视了粒子方面的研究; 而在实物粒子的研究上, 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 是不是我们把粒子方面的图像想得太多, 而忽视了波的现象?” 他提出假设: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即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粒子的能量 ε 和动量 p 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 v 和波长 λ 之间,遵从如下关系

v=εh,λ=hp

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被称为德布罗意波 (de Broglie wave), 也叫作物质波 ( matter wave)。

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德布罗意关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说在当时来看是难以理解的。真正判定这个假说是否 “站得住脚” 的只能是实验。

我们知道,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据。因此, 如果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也真的具有波动性, 那么, 它们就应该像光波那样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这是验证德布罗意波是否存在的一条途径。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 X射线的波长具有相近的数量级。前面讲过, X射线在通过晶体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 1927 年戴维孙和 G. P. 汤姆孙分别用单晶和多晶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 得到了类似图 4.5-1 的衍射图样, 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在后来的实验中, 人们还进一步观测到了电子德布罗意波的干涉现象 (图4.5-2)。
图片
1929 年, 德布罗意因提出物质波的假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 戴维孙和 G. P. 汤姆孙因证实电子波动性获得了 1937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了电子以外, 后来还陆续证实了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这些粒子, 德布罗意给出的 v=εhλ=hp 的关系同样正确。

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大得多, 它们运动时的动量很大, 根据 λ=hp 可知, 它们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就很短。例如, 一个质量为 0.01 kg, 速度为 300 m/s 的子弹, 它的德布罗意波长只有 2.2×1034 m, 比宏观物体的尺度小得多, 根本无法观察到它的波动性。而一个原来静止的电子, 在经过 100 V 电压加速后, 德布罗意波长约为 0.12 nm, 因此有可能观察到电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观念被实验证实, 表明电子、质子、原子等粒子不但具有粒子的性质, 而且具有波动的性质。换句话说, 它们和光一样, 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0)      无用 (0)     
因运营成本增加,非会员每天可以查看4篇文章,点击 开通会员, 几十万道试题刷不停 我要刷题 目前本站充值会员极少,快运营不下去了,如果您喜欢本站,也欢迎充值会员来支持本站。 ,
资源加载中...

学习导航: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实变函数     数论     群论    


索引     纠错      题库      高考     考研    

关于本站      广告赞助      App下载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