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数学题库
数学试卷
数学组卷
在线学习
电子教材
科数
试题
试卷
学习
教材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中物理
第九章 电路及其应用
实验: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最后
更新:
2024-12-19 17:43
●
参与者
查看:
165
次
纠错
分享
参与项目
词条搜索
实验: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实验器材 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 0.6 A的量程,电压表用 3V的量程,按图连接好电路. ![图片](/uploads/2024-12/1be147.jpg)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接入电路阻值最 大 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4. 实验数据处理 (1)列方程组 $\left\{\begin{array}{l}E=U_1+I_1 r \\ E=U_2+I_2 r\end{array}\right.$ ,解出 $E 、 r$ ,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如图所示. ![图片](/uploads/2024-12/320728.jpg) ①图线与纵轴交点为 电源电动势E ②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 内阻r 5.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2)系统误差: ①若采用甲图电路 ![图片](/uploads/2024-12/d889c6.jpg) 方法a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误差,电压值越大,电压表的分流越多,对应的I真与I测的差越大,IV= .其中U-I图像如图乙所示. 结论: $E_{\text {测 }}<E_{\text {真 }}, r_{\text {测 }}<r_{\text {真 }}$. 方法b 等效电源法 如图甲所示, $E_{\text {测 }}=\frac{R_{ V }}{R_{ V }+r} E_{\text {真 }}<E_{\text {真 }}, r_{\text {测 }}=\frac{R_{ v } r}{R_{ V }+r}<r_{\text {真 }}$. ②若采用丙图电路 方法a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造成误差,电流越大,电流表分压越多,对应U真与U测的差越大,UA=I·RA.其中U-I图像如图丁所示. 结论:E测=E真,r测>r真. 方法b 等效电源法 如图丙所示,E测=E真,r测=r+RA>r真. ![图片](/uploads/2024-12/222f4e.jpg) (3)电路选择: ①电源内阻一般较小,选图甲电路误差较小. ②当 A 内阻已知时选图丙电路,此时r=k-RA,没有系统误差. 6.注意事项 (1)为了使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可使用内阻较 的旧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应小于0.5 A,读数要快. (3)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变化范围要大些. (4)若U-I图线纵轴刻度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内阻应根据 $r=\left|\frac{\Delta U}{\Delta I}\right|$ 确定. `例`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 V,内阻小于1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 定值电阻R1(阻值2 Ω); 定值电阻R2(阻值5 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U-I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B__.(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图片](/uploads/2024-12/51f22c.jpg) A.电压表分流 B.干电池内阻较小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D.电流表内阻较小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片](/uploads/2024-12/75785e.jpg)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丙中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 (2)根据数据描点并连成一条直线,如图(a)所示. ![图片](/uploads/2024-12/3b9f40.jpg)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_____(填“R1”或“R2”).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图丁所示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图片](/uploads/2024-12/970c02.jpg) 解:(1)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小,原因是外电阻的阻值远大于电源内阻,选项B正确. (2)由图像可知 $E=1.55 V, U=0$ 时 $I=0.59 A$ ,故 $r^{\prime}=\frac{E}{I} \approx 2.63 \Omega$ ,由于 $2 \Omega<r^{\prime}<5 \Omega$ , 又 $r^{\prime}=r+R(r$ 为电源内阻, $R$ 为定值电阻 $)$ ,故定值电阻只能是 $R_1$. (3)先画出原理图,如图(b),然后依据原理图将各仪器依次连接起来,如图(c). 如图 ![图片](/uploads/2024-12/effe5c.jpg) `例`某同学要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下列仪器: A.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E约为4 V,内阻r约为200 Ω) B.毫安表A(量程5 mA,内阻为RA=60 Ω) C.电压表V(量程U0=4 V,内阻约5 kΩ) D.电阻箱R1(0~999.9 Ω) E.滑动变阻器R(0~1 000 Ω) 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毫安表的量程太小,该同学用电阻箱R1与毫安表A并联,可使其量程扩大,取R1= 1/4 RA,则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毫安表满偏电流的_____倍; (2)用改装后的电流表完成实验,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 ![图片](/uploads/2024-12/58d6ff.jpg)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U-I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1)设毫安表电流为 $I_{ A }$ ,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可得 $I_{ A } R_{ A }=\left(I-I_{ A }\right) R_1$ ,解得 $I$ $=5 I_{ A }$ ,因此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毫安表满偏电流的5倍; (2)由于电流表内阻已知,因此采用题图乙电路可以避免电流表分压的误差,故选乙电路. (3)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为 $$ R_{A}{ }^{\prime}=\frac{R_{A} R_1}{R_{A}+R_1}=\frac{60 \times 15}{60+15} \Omega=12 \Omega, $$ 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E=I r+I R_{ A }{ }^{\prime}$ $+U$ ,转化可得 $U=-\left(r+R_{ A }{ }^{\prime}\right) I+E$ 由 $U-I$ 图像可得 $b=E=3.80 V,|k|=\left|-\left(r+R_{ A }\right)\right|=\frac{3.80-1.00}{15-0 \times 10^{-3}} \Omega$,解得 $E=3.80 \Omega, r=175 \Omega$.
上一篇:
含容电路的分析
下一篇:
实验:安阻法测电动势和内阻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实变函数
数论
群论
纠错
题库
高考
考研
关于
下载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