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等数学
第八章 无穷级数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最后
更新:
2025-08-30 15:26
查看:
512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发散;收敛
## 为什么要进行函数展开 对于函数展开为幂级数,首先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对函数进行展开,原因很简单:方便估计值。 比如有一个函数$f(x)=e^x$ 问:$f(0.1)$ 和 $f(8.2)$ 的值是多少? 这是一个初等函数,直接带进去就是 $f(0.1)=e^{0.1}=\sqrt[10]e$ $f(8.2)=e^{8.2}=e^{\frac{100}{82}}=\sqrt[41]{e^{50}}$ 面对这么复杂的运算,显然靠手算是困难的,我们希望在“尽可能”简单的情况下,可以估算他的值吗? 当然可以,这就是函数的展开,比如我告诉你$e^x$ 展开式为 $$ e^x = \sum_{n=0}^{\infty} \frac{x^n}{n!} = 1 + x + \frac{x^2}{2} + \frac{x^3}{6} + \frac{x^4}{24} + \cdots $$ 这样,当你计算 $e^{0.1} \sim 1+0.1=1.1$ 你大概能估算 $e^{0.1}$差不多等于1.1,而事实上$e^{0.1}=1.105$ 可以看到,误差非常小,基本上能满足“日常”使用。 再看$e^{8.2}$,如果我们估算他的值,计算$e^{8.2}$的前几项: $1$ $8.2$ $\frac{8.2^2}{2} = \frac{67.24}{2} = 33.62$ $\frac{8.2^3}{6} = \frac{551.368}{6} \approx 91.8947$ $\frac{8.2^4}{24} = \frac{4521.1776}{24} \approx 188.3824$ $\frac{8.2^5}{120} = \frac{37073.65632}{120} \approx$308.9471 $ \frac{8.2^6}{720} = \frac{303993.981824}{720} \approx 422.2139$ 累加前 6 项: $$ 1+ 8.2 + 33.62 + 91.8947 + 188.3824 + 308.9471 + 422.2139 \approx 1054.2581 $$ 但实际 $e^{8.2} \approx 3669.2966$ ,可见仅用 6 项误差极大,需要更多项才能逼近真实值。 这样,我们就需要解决3个问题: >**(1)一个函数能不能展开为幂级数。 (2)怎么保证展开的值的精度? (3)函数展开为幂级数的收敛域是多少** **因此,本章本质上就是解决上面提出的(1)(2)(3)三个问题。** 上面举例里,第(1)问,$e^x$ 可以展开,这已经展示过了,那如何保证(2)问里展开值的精度呢?那就是靠多项式余项。常用余项有两个,一个是拉格朗日余项,一个是佩亚诺余项。 比如 #### 余项举例1 用 $\sin x$ 的泰勒多项式近似$ \sin(0.5) $,要求误差 $ \leq 10^{-4}$ $$ \sin x \approx x - \frac{x^3}{6} + \frac{x^5}{120} $$ 余项: $$ R_5(x) = \frac{\sin^{(6)}(\xi)}{6!}x^6 = \frac{-\sin \xi}{720}x^6 \quad (\xi \in [0, 0.5]) $$ 由于 $ \sin \xi \leq 1$ ,所以: $$ R_5(0.5) \leq \frac{0.5^6}{720} \approx \frac{0.015625}{720} \approx 2.17 \times 10^{-5} < 10^{-4} $$ 因此,5 阶多项式足够。 #### 余项举例2 用 $ e^x$ 近似 $ e^{1}$ ,要求误差 $\leq 10^{-6}$ : $$ R_n(1) = \frac{e^{\xi}}{(n+1)!} \leq \frac{e}{(n+1)!} \quad (\xi \in [0,1]) $$ 解不等式: $$ \frac{e}{(n+1)!} \leq 10^{-6} \implies (n+1)! \geq e \times 10^6 \approx 2.718 \times 10^6 $$ 计算阶乘: $$ 10! = 3.628 \times 10^6 \geq 2.718 \times 10^6 $$ 所以 $ n+1 \geq 10$ ,即 至少需要 9 阶多项式。 > 这样,使用**余项可以保证多项式逼近的精度** 第(3)个问题主要靠**收敛半径**解决。最常见的是[等比数列](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44),即 $$ \frac{1}{1-x}= 1 + x + x^2 + x^3 + \cdots $$ 取几个值带进去: 当 $x=0.3$ 带入得到 $$ S= \frac{1}{1 - 0.3} = 1+0.3+0.3^2+0.3^3+....=\frac{1}{0.7} \approx 1.42857142857 $$ 非常完美,嗯,再代入$x=3$ 看看 $$ S= \frac{1}{1 - 3} = 1+3+3^2+3^3+....=\frac{1}{-2} \approx -\frac{1}{2} $$ > 怎么, $1+3+3^2+...= -\frac{1}{2}$ 可以看到,**我们得到了荒谬的结论** 这就是因为当$x=3$时,$\frac{1}{1-x}$ 是发散的,而上面展开式只有在$\frac{1}{1-x}$ 的 $|x|<1$ 时才是收敛的,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引入了“收敛域”或者叫做“收敛半径”。 ##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无穷级数是逼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微积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表示函数、研究函数的性质以及进行数值计算的一 种极为有用的数学工具. 本章将分别讨论常数项级数和函数项级数,前者是后者的基 础. 在函数项级数中,将分别讨论幂级数和傅里叶级数. 这两类技术 在科学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们先来计算几个和式: $$ \begin{gathered} & 1+2=3 ; \quad 1+2+3=6 ; \quad 1+2+3+4=10 ; \cdots \cdots 1+2+3+4+\cdots+n=\frac{n(n+1)}{2} ; \\ & 1+\frac{1}{2}=\frac{3}{2} ; 1+\frac{1}{2}+\frac{1}{2^2}=\frac{7}{4} ; \quad \cdots \cdots \quad 1+\frac{1}{2}+\frac{1}{2^2}+\cdots+\frac{1}{2^n}=\frac{1 \cdot\left(1-\frac{1}{2^n}\right)}{\frac{1}{2}} ; \end{gathered} $$ 我们很容易得到 $n$ 项求和的结果,那么如果 “无限项" 相加会是 什么样的结果呢? $$ 1+2+3+4+\cdots+n+\cdots=? \quad 1+\frac{1}{2}+\frac{1}{2^2}+\cdots+\frac{1}{2^n}+\cdots=? $$ 我们可以把 $n$ 项和取极限,作为无穷多项相加的和,则可以得到: $$ \begin{aligned} & 1+2+3+4+\cdots+n+\cdots=\lim _{n \rightarrow \infty} \frac{n(n+1)}{2}=\infty ; \\ & 1+\frac{1}{2}+\frac{1}{2^2}+\cdots+\frac{1}{2^n}+\cdots=\lim _{n \rightarrow \infty} \frac{1 \cdot\left(1-\frac{1}{2^n}\right)}{\frac{1}{2}}=2 . \end{aligned} $$ 第一个极限不存在,因此 "和" 不存在;第二个极限存在,因此 "和" 为 2. 这就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无限项和的问题,即级数的收敛问题. 人们认识事物在数量方面的特性,往往有一个由近似到精确的过程. 在这种 认识过程中,会遇到由有限个数量相加到无穷多个数量相加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计算半径为 $R$ 的 圆面积 $\mathrm{c}$ ,先计算内接正六边形面积 $a_1$ , 再以这正六边形的每边为底,分别作一个 顶点在圆周上的等腰三角形,算出这六个 等腰三角形面积之和 $a_2$ ,则 $a_1+a_2$ 就是正 12边形的面积 (见图 8-1), {width=300px} 然后以这正12边形边为底,分别作一个顶点在圆周上的等腰三角形算出这 12 个等腰三角形面积之和 $a_3$ , 则 $a_1+a_2+a_3$ 就是正 24 边形的面积, ....., 这 样依此类推, $a_1 、 a_1+a_2 、 a_1+a_2+a_3 、 \ldots \ldots, a_1+a_2+a_3+\cdots+a_n$ 就越来越接近圆 的面积. 即 $a_1+a_2+a_3+\cdots+a_n(n \rightarrow \infty)$ 的极限就是所求圆面积 $A$. 这时,和式 中的项数无限增多,于是出现了无穷多个数量依次相加的数学式子. ## 定义1 常数项无穷级数 设有数列 $\left\{u_n\right\}(n=1,2, \cdots)$ ,将数列 $(n=1,2, \cdots)\left\{u_n\right\}$ 中的各项用加号连接的形式 $$ u_1+u_2+\cdots+u_n+\cdots $$ 称为**常数项无穷级数**,简称级数,记为 $\sum_{n=1}^{\infty} u_n$ ,其中 $\sum$ 是求和记号, $n$称为下标变量,第 $u_n$ 项称为级数的一般项(**通项**). ## 定义2 级数的部分和 对数列 $u_1, u_2, u_3, \cdots u_n, \cdots$ ,取它的前 $n$ 项的和 $$ S_n=u_1+u_2+u_3+\cdots+u_n=\sum_{i=1}^n u_i, $$ $S_n$ 称为级数的**部分和** (前 $n$ 项之和) . 令 $n=1,2,3, \ldots \ldots$ ,得到了由级数部分和所构成的序列(数列): $$ S_1=u_1, \quad S_2=u_1+u_2, \ldots . . S_n=u_1+u_2+u_3+\cdots+u_n, \ldots \ldots, $$ > 根据部分和序列有没有极限,来引进无穷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 ## 定义3 收敛与发散 若级数的部分和数列 $\left\{S_n\right\}$ 有极限 $S$ ,即 $\lim _{n \rightarrow \infty} S_n=S$ ,则称无穷级数 $\sum_{n=1}^{\infty} u_n$ **收敛**,这时,极限 $S$ 就叫做无穷级数 $\sum_{n=1}^{\infty} u_n$ 的和,并写成 $\sum_{n=1}^{\infty} u_n=S$ ; 若数列 $\left\{S_n\right\}$ 没有极限,则称无穷级数 $\sum_{n=1}^{\infty} u_n$ **发散**. 由此可见, 讨论无穷级数的收玫问题, 实际上就是讨论部分和数列的极限是否存在. 一方面,由级数的收玫定义可知,若 $\sum_{n=1}^{\infty} u_n$ 的部分和数列 $\left\{S_n\right\}$ 有 $\lim _{n \rightarrow \infty} S_n=S$ ,则级数 $\sum_{n=1}^{\infty} u_n$ 收敛且和为 $S$ ;反之,若给出一个数列 $\left\{S_n\right\}$ ,令 $$ u_1=S_1 、 u_2=S_2-S_1, \ldots \ldots u_n=S_n-S_{n-1}, \ldots \ldots, $$ 则该级数 $\sum_{n=1}^{\infty} u_n$ 的部分和数列 $\left\{S_n\right\}$ ,于是,若 $\lim _{n \rightarrow \infty} S_n=S$ , 则有 $\sum_{n=1}^{\infty} u_n=S_1+\sum_{n=2}^{\infty}\left(S_n-S_{n-1}\right)$ 收敛且和为 $S$. 当级数 $\sum_{n=1}^{\infty} u_n$ 收敛时,部分和 $S_n$ 是级数和 $S$ 的近似值,它们之间的差 $$ r_n=S-S_n=u_{n+1}+u_{n+2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本章思维导图
下一篇:
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2
)
无用
(
0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