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
重点科目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中物理
数学公式
主要科目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数学分析
实变函数
群论
数论
未整理科目
近世代数
数值分析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
射影几何
微分几何
泛函分析
拓扑学
数学物理
趣味数学
科数网
题库
教材
高考区
考研区
VIP
科数网
题库
在线学习
高中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高中物理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实变函数
数论
群论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中物理
第六章 动量与动量守恒
滑块—弹簧模型
最后
更新:
2024-12-15 07:07
查看:
408
次
反馈
刷题
滑块—弹簧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1)动量守恒:两个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机械能守恒:系统所受的外力为零或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同,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系统动能最大(相当于刚完成弹性碰撞). `例` 如图所示,一个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甲、乙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使甲瞬间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0=4 m/s,当甲物体的速度减小到1 m/s时,弹簧最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 m/s B.紧接着甲物体将开始做加速运动 C.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1∶m2=1∶4 D.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 m/s 解:根据题意可知,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物体速度相同,所以此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也 是 $1 m / s$ ,A正确; 因为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甲受力向左,甲继续减速,B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_1 v_0=\left(m_1+m_2\right) v_{\text {,解得 } m_1}: m_2=1: 3, C$ 错误;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_1 v_0=$ $m_1 v_1{ }^{\prime}+m_2 v_2{ }^{\prime}, \frac{1}{2} m_1 v_0{ }^2=\frac{1}{2} m_1 v_1{ }^{\prime}{ }^2+\frac{1}{2} m_2 v_2{ }^{\prime 2}$ ,联立解得 $v_2{ }^{\prime}=2 m / s$ , D错误。 `例`(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个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使A以3 m/s的速度向B运动压缩弹簧,A、B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则有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 B.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原长 C.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1∶m2=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Ek1∶Ek2=1∶8 解:开始时A逐渐减速,B逐渐加速,弹簧被压缩,t1时刻二者速度相同,系统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然后弹簧逐渐恢复原长,B仍然加速,A先减速为零,然后反向加速,t2时刻,弹簧恢复原长,由于此时两物块速度方向相反,因此弹簧的长度将逐渐增大,两物块均减速,A减为零后又向B运动的方向加速,在t3时刻,两物块速度相同,系统动能最小,弹簧最长,因此从t3到t4过程中,弹簧由伸长状态恢复原长,故A、B错误;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t=0$ 时刻和 $t=t_1$ 时刻系统总动量相等,有 $m_1 v_1$ $=\left(m_1+m_2\right) v_2$ ,其中 $v_1=3 m / s , v_2=1 m / s$ ,解得 $m_1: m_2=1: 2$ ,故 C正确; 在 $t_2$ 时刻 $A$ 的速度为 $v_A=-1 m / s , B$ 的速度为 $v_B=2 m / s$ ,根据 $E_{ k }=\frac{1}{2} m v^2$ ,且 $m_1: m_2=1: 2$ ,求出 $E_{ k 1}: E_{ k 2}=1: 8$ ,故D正确。 `例` 如图(a),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A$ 与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足够长光滑水平面上;物块 $B$ 向 $A$ 运动, $t=0$ 时与弹簧接触,到 $t=2 t_0$ 时与弹簧分离,碰撞结束, $A 、 B$ 的 $v-t$ 图像如图(b)所示. 已知从 $t=0$ 到 $t=t_0$ 时间内,物块 $A$ 运动的距离为 $0.36 v_0 t_0$. 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解:(1)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 $A 、 B$ 速度相等,即在 $t=t_0$ 时刻,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_B \cdot 1.2 v_0=\left(m_B+m\right) v_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 E_{pmax}=\frac{1}{2} m_B\left(1.2 v_0\right)^2-\frac{1}{2}\left(m_B+m\right) v_0^2 $$ 联立解得 $m_B=5 m, E_{ pmax }=0.6 mv _0{ }^2$ (2)$B$ 接触弹簧后,压缩弹簧的过程中, $A 、 B$ 动量守恒, 有 $m_B \cdot 1.2 v_0=m_B v_B+m v_A$ 对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时间 $\Delta t$ ,有 $$ 6 m v_0 \Delta t=5 m v_B \Delta t+m v_A \Delta t $$ $0 \sim t_0$ 之间,根据位移等于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 可得 $6 m v_0 t_0=5 m s_B+m s_A$ ,将 $s_A=0.36 v_0 t_0$ 代入可得 $s_B=1.128 v_0 t_0$ 则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 \Delta s=s_B-s_A=0.768 v_0 t_0 . $$
刷题
做题,是检验是否掌握数学的唯一真理
上一篇:
试验:验证动量守恒
下一篇:
滑块—斜(曲)面模型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纠错
高考
考研
关于
赞助
公式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