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数学题库
数学试卷
数学组卷
在线学习
电子教材
科数
试题
试卷
学习
教材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中物理
第八章 静电场与粒子运动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最后
更新:
2024-12-15 12:42
●
参与者
查看:
155
次
纠错
分享
参与项目
词条搜索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电势差 (1)定义:在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叫作电势差. (2)定义式: $U_{A B}= W_{A B} /q $ 2. 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 U_{A B}= {\varphi_A-\varphi_B}, \quad U_{A B}=-U_{B A} $ 3.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 $U_{A B}=E d, d$ 为 A、B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得最快. ## 判断 1.电势差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 2. 电势差 $U_{A B}$ 与 $W_{A B}$ 成正比,与 $q$ 成反比.(×) $3 . A 、 B$ 两点的电势差与试探电荷无关,所以 $U_{A B}=U_{B A} \cdot(\times)$ ## 提升 1. 由 $E =\frac{ U }{ d }$ 可推出的两个重要推论 推论1 匀强电场中的任一线段 $A B$ 的中点 $C$ 的电势 $\varphi_C=\frac{\varphi_A+\varphi_B}{2}$ ,如图甲所示. 推论2 匀强电场中若两线段 $A B / / C D$ ,且 $A B=C D$ ,则 $U_{A B}=U_{C D}$ (或 $\varphi_A$ $-\varphi_B=\varphi_C-\varphi_D$ ),如图乙所示. ![图片](/uploads/2024-12/e88c22.jpg) $2 . E=\frac{U}{d}$ 在非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妙用 (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等差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2)判断电势差的大小及电势的高低:距离相等的两点间的电势差, $E$越大, $U$ 越大,进而判断电势的高低. (3)利用 $\varphi-x$ 图像的斜率判断电场强度随位置变化的规律: $k=\frac{\Delta \varphi}{\Delta x}=\frac{U}{d}$ $=E_x$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正负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例` 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虚线圆,ab和cd是圆的两条直径,其中ab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ab=0.2 m,cd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20 V.则 ![图片](/uploads/2024-12/b72e1a.jpg) A.电场强度的大小E=100 V/m B.b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5 V C.将电子从c点移到d点,静电力做正功 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解:$a 、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_{a b}=20 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frac{U_{a b}}{a b \cos 60^{\circ}}=200 V / m , A$ 错误; $b 、 d$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_{b d}=200 \times \frac{0.2}{2} \cos 60^{\circ}=10 V$ $=\varphi_b-\varphi_d, b$ 点的电势比 $d$ 点的高 $10 V, B$ 错误;电子带负电,电场强度水平向右,电子受到的静电力方向水平向左,则将电子从 $c$ 点移到 $d$ 点,静电力做负功, $C$ 错误;由于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则有 $\varphi_a<\varphi_c$ ,电子带负电,则有 $E_{ p a}=-e \varphi_a>$ $-e \varphi_c=E_{ pc }$ ,即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c$ 点的电势能, D 正确. `例`如图所示,以A、B、C、D为顶点的长方形处于一平行板电容器(未画出)形成的匀强电场中,长方形所在平面与两平行板垂直,AB的长度为8 cm,BC的长度为6 cm,D点距带正电荷的电容器极板的距离为20 cm.取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9 V、25 V、16 V.则 ![图片](/uploads/2024-12/c7a7cd.jpg) A.D点电势为0 B.D点电势为18 V C.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为50 V D.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为100 V 解:在匀强电场中,平行且相等的两线段电势差相等,可得 $\varphi_B-\varphi_A=\varphi_C-\varphi_D$ ,代入数据可得 $\varphi_D=0$ ,故A正确,B错误; 如图所示,将 $C D$ 分为 8 等分,则每一等分对应 1 cm ,所以 $F$ 点的电势为 9 V ,连接 $A F$ ,过 $D$ 点做 $A F$ 的垂线 $D G$ ,由几何关系可得 $D G$ 的长度为 $D G=\frac{A D \cdot D F}{A F}$, 解得 $D G=3.6 cm$,所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frac{U_{D G}}{D G}$, 解得 $E=250 V / m$, ![图片](/uploads/2024-12/ecaeb0.jpg) 又因为D点的电势为0,且D点距正极板的距离为20 cm,由对称性可知,两极板间的距离为40 cm,所以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Ed=100 V ,故D正确,C错误. ## 等分法确定电场线及电势高低的解题思路 ![图片](/uploads/2024-12/49828a.jpg) `例` 电子焊接机中的电场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圆弧形极板K为阴极,A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之间加上高压U,有一电子在K极由静止被加速;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uploads/2024-12/77964e.jpg) A.由K到A电势逐渐降低 B.A 和 K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frac{U}{d}$ C.A 点与 KA 中点的电势差大于 $\frac{U}{2}$ D. 电子由 K 运动到 A 的过程中, 其电势能增加了 $e U$ 解: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由 $K$ 到 $A$ 为逆着电场线方向,因此电势升高,A错误; A 和K之间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 B 错误; 从 A 到 K 电势降低, 若 KA 之间为匀强电场, 则 A 点与 KA 中点的电势差为 $U_1=\frac{1}{2} U$, 由题图可知, 越靠近 A 端电场线密度越大, 即越靠近 A 端电场强度越大, 则 A 点与 KA 中点的电势差大于 $\frac{U}{2}$ ,C 正确; 电子由K运动到A的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了eU,D错误.
上一篇:
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下一篇:
电场线、等势面及运动轨迹问题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实变函数
数论
群论
纠错
题库
高考
考研
关于
下载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