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数学题库
数学试卷
数学组卷
在线学习
电子教材
科数
试题
试卷
学习
教材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中物理
第九章 电路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及电阻定律
最后
更新:
2024-12-15 15:16
●
参与者
查看:
70
次
纠错
分享
参与项目
词条搜索
欧姆定律及电阻定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I= {\frac{U}{R}}$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不适用于气态导体或半导体元件. 2.对U-I图像和I-U图像的理解(如图甲、乙所示) ![图片](/uploads/2024-12/6819ad.jpg) (1)图线a、e、d、f表示线性元件,b、c表示非线性元件. (2)图线b的斜率不断变小,电阻不断变小;图线c的斜率不断变大,电阻不断变小. (3)图中Ra > Re,Rd < Rf.(选填“>”“<”或“=”) (4)对于非线性元件,应根据R= 计算某点的电阻,而不是该点切线的斜率(或斜率的倒数). 3. 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 $R$ 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 $S$ 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公式: $R= {\rho} \frac{l}{S}$. 其中 1 是导体的长度, $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rho$ 是导体的 电阻率,其国际单位是欧米,符号为 $\Omega \cdot m$ 。 (3)电阻率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负温度系数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超导体:一些金属和合金在温度低到临界温度时,电阻可以降到 0 . ## 判断 1.由 $R=\frac{U}{I}$ 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2.由 $\rho=\frac{R S}{l}$ 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成 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times)$ 3. 电阻率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times$ ) 4 .$ U-I$ 图像斜率的变化反映阻值的变化(( $\sqrt{ }$ ) ## 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区别 ![图片](/uploads/2024-12/5046b4.jpg) `例`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随所加电压 $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P$ 为图线上一点, $P N$ 为图线在 $P$ 点的切线, $P Q$ 为 $U$ 轴的垂线, $P M$ 为 1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R=\frac{U_1}{I_2}$ C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R=\frac{U_1}{I_2-I_1}$ D.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功率等于图中矩形 $P Q O M$ 所围的面积 ![图片](/uploads/2024-12/699ddd.jpg) 解:由题图可知, $U$ 越大,小灯泡的电阻越大,故A说法正确; $R=\frac{U}{I}$ 中的 $U$ 、 $I$ 与小灯泡所处状态下的电压、电流相对应,故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对应 $P$ 点,小灯泡的功率 $P=U_1 I_2$ ,与题图中 $P Q O M$ 所围的面积相等,故D说法正确。 `例`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x和y,其中x长为l,y长为2l,串联在电路上时沿长度方向的电势φ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那么x和y两导线的电阻之比和横截面积之比分别为 A.3∶1 1∶6 B.2∶3 1∶6 C.3∶2 1∶5 D.3∶1 5∶1 ![图片](/uploads/2024-12/806934.jpg) 解:由题图可知导线 $x$ 两端的电压 $U_1=6 V$ ,导线 $y$ 两端的电压 $U_2=2 V$ ,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 $x$ 和 $y$ 两导线的电阻之比为 $R_1: R_2=U_1: U_2=$ $3: 1$ ,故B、C错误; 由 $R=\rho \frac{l}{S}$ 可知, $x$ 和 $y$ 两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 $S_1: S_2=\frac{l}{R_1} \cdot \frac{R_2}{2 l}=1: 6$ ,故 A 正确, D 错误.
上一篇:
电流的概念及表达式
下一篇:
串联与并联电路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
离散数学
实变函数
数论
群论
纠错
题库
高考
考研
关于
下载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