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等数学
第七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
格林第一公式与第二公式
最后
更新:
2025-05-28 20:46
查看:
786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格林第一公式与第二公式
### 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大公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流量守恒,进而引申为**能量守恒**。让我们从水流说起,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水流过一个曲面,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可以对水流进行分解:沿曲线**切线方向**的速度和沿曲线**法线方向**的速度。 {width=300px} 很容易发现,沿切线方向的流量使得曲线旋转,因此给他一个名字叫**旋度**,记做 $rot A$。沿着法线方向的流量是真正通过曲线的流量,用他可以判断到底是流出还是流入,因此给他一个名字:**散度**,记做$div M$。但是有时候为了方便,我们统一称呼为:流量。 整个多元微积分就是对曲线的切线和法线进行研究的。 如果 $rot A =0$ 处处为零,就表示水流没有旋转,叫做**无旋场**,否则叫做“有旋场”,有旋转就会有能量损失,有些物理公式就不能使用,这是后话。 如果 $div M=0$ 表示水没有流出也没流入,所以叫做**无源场**,如果$div M >0$ 表示水流从该点向外流出,此时称为**正源**。 如果$div M <0$ 表示水流从各处流入该点,此时称为**负源**,对于负源,我们通常称呼为**黑洞**,意味着他吸收能量。 如果 $rot A =0$ 并且 $div M=0$ 表示水流即没有旋转,也没有流入流出,我们称呼为 **调和场**。 调和场在《复变函数》里大量使用并形成了调和函数。这就是三大公式的物理背景。 ## 格林第一公式与第二公式 ### 对于同一个公式的不同解读 对于同一个表达式 $\oint_L P d x+Q d y$ 可以由不同的解读: 在 [第二类曲线积分](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418) 我们是从做功的角度来解读这个积分,而在格林公式里,则是通过流量来解读这个积分,其区别如下:**通量与功的比较** | | 功 | 通量 | |--------|------------------------------------|------------------------------------| | 数学表达式 | $\int_C \vec{F} \cdot \hat{T} d s$ | $\int_C \vec{F} \cdot \hat{n} d s$ | | 物理意义 | 衡量向量场沿曲线**切向量**的累积效应 | 衡量向量场穿过曲线**法向量**的累积效应 | | 计算方式 | 使用切向分量 | 使用法向分量 | > 格林第一公式与第二公式本质区别反映的是在向量场里,是沿着曲线**切线**进行累加还是沿着曲线**法线**进行累加。 第一类曲线积分是不含方向的曲线积分,第二类曲线积分是含有方向的对坐标轴积分,再第二类曲线积分里又含有格林公式,格林公式又有两种解释。期间包含了4个物理量:通量、散度、环量与旋度。 为了方便理解切线方法,这类回顾一下沿曲线切线方向累加的物理意义:做功。并通过做功建立起第一类曲线积分和第二类曲线积分的联系。 #### 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线积分的联系:切线方向做功 设向量值函数 $a =(P, Q)$ ,沿曲线 $D$ 的**单位切向量**为 $\tau =(\cos \alpha, \cos \beta)$ ,有 $$ \begin{aligned} & \oint_{\partial D} a \cdot \tau d s=\oint_{\partial D}(P \cos \alpha+Q \cos \beta) d s \\ & =\oint_{\partial D} P d x+Q d y \\ & =\iint_D\left(\frac{\partial Q}{\partial x}-\frac{\partial P}{\partial y}\right) d x d y \end{aligned} $$ 如下图,一个质点在力$F$的作用下,沿着曲线$s$行驶,取一个曲线微元观察,$\vec{\tau}$代表速度方向, 与$\vec{\tau}$垂直的$n$代表法线方向 ,$Pi$与$\vec{\tau}$ 夹角为 $\alpha$, ,$Qj$与$\vec{\tau}$ 夹角为 $\beta$  把力 $\vec{F}(x,y)=P(x,y)\vec{i}+Q(x,y)\vec{j}$ ,理解为$F$ 分解为两个力$P,Q$。 然后,对于$P$力再分解为沿着$\vec{\tau}$轴的力$P(x,y) cos \alpha$ 和沿着$n$轴的力 $P(x,y) sin \alpha$ 。 同样,对于$Q$力再分解为沿着$\vec{\tau}$ 的 $Q(x,y) cos \beta$ 力 和 沿着$n$轴的$Q(x,y) sin \beta$ 力 因为$P$力沿着$n$垂直不做功,所以$P(x,y) sin \alpha=0$ , 同样,$Q$ 沿着$n$垂直也不作用,所以 $Q(x,y) sin \beta=0$ ,因此最终力$F$做功为 $$ \boxed { \int_{L}P(x,y)dx + Q(x,y)dy=\int_{L}[P(x,y)\cos\alpha+Q(x,y)\cos\beta]ds } $$ 其中 $\cos\alpha$ ,和 $\cos\beta$ 是曲线 $L$ 上点 $(x,y)$ 处的切向量的方向余弦。 不难发现,在上述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算两次”的方法, **上述公式左边可以理解为将力和位移都分解为 $x$ 和 $y$ 方向分别求解再相加来求功,右边可以理解为将力投影到速度方向再相加求功。于是,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书上的公式** $$ \int_{\Gamma} A \cdot d r =\int_{\Gamma} A \cdot \tau d s $$ 引入二维平面区域中的旋度: $\nabla \times a =\left(\frac{\partial Q}{\partial x}-\frac{\partial P}{\partial y}\right) k ( k$ 为与二维区域垂直方向的单位向量),格林公式可表述成 $$ \oint_{\partial D} a \cdot \tau d s=\iint_D( \nabla \times a ) \cdot d S $$ ## 格林第一公式 $\oint_L P d x+Q d y$ 物理意义是:环量 下面内容节选自 [格林公式](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430) 建议先看前面的文章说明 参考下图,假设你站在河边,河里有一个线框,流过线框的流量就是格林公式等号左边的意义。 {width=400px} 格林将闭区域 D 划分为很多个小格子,如下图所示。 {width=400px} 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格林发现,如果在每个格子的边界上计算曲线积分,相邻的边界会相互抵消。以下图中的 4个蓝色格子为例,内部灰色边界上有一对方向相反的积分,也就是黑色箭头所指方向上的积分,这两者会相互抵消;而外部黑色边界上只有一个方向的积分,也就是红色箭头所指方向上的积分,该积分会被保留下来。 {width=400px} 也就是说在这 4 个蓝色格子上计算曲线积分并且相加起来,得到的是外部正向边界上的曲线积分,如下图所示,这里用红色描出了外部正向边界。 {width=400px} 如果计算闭区域 D内所有的小矩形格子上的曲线积分并且相加起来,就会得到下图中红色边界上的曲线积分。 {width=400px} 如果将闭区域 D 划分为更多个小格子,然后计算闭区域D 内所有的小矩形格子上的曲线积分并相加,就会得到下图中红色边界上的曲线积分。 {width=400px} 可以看到随着小矩形格子的增多,红色边界会逐渐逼近有向曲线 $L$ ,相应的红色边界上的曲线积分也会逼近乔治-格林想要的计算结果,最终当小矩形格子的个数 $n \rightarrow \infty$ ,并且这些小矩形格子的最大直径 $\lambda \rightarrow 0$ 时,可以求出 $\oint_L F (x, y) \cdot d r$ 。 ### 格林公式的第一形式(向量场对曲线切线的累加量) 对于逆时针围绕区域 $R$ 的闭合曲线 $C$ ,如果向量场 $\vec{F}$ 在 $R$ 上有定义且可微,则: $$ \begin{aligned} & \oint_C \vec{F} \cdot d \vec{r} =\iint_R \operatorname{curl} \vec{F} d A \\ & \oint_C(P d x+Q d y) =\iint_R\left(Q_x-P_y\right) d A \end{aligned} $$ 其中: - $\vec{F}=\langle P, Q\rangle$ 是向量场 - $\operatorname{curl} \vec{F}=Q_x-P_y$ 是向量场的旋度 (在二维情况下) - $d A$ 是面积元素 - 左侧:线积分 $\oint_C \vec{F} \cdot d \vec{r}$ 计算的是向量场沿闭合曲线 $C$ 的环量(circulation) - 这是一个路径积分,其中 $x$ 和 $y$ 是相关的(它们都是曲线 $C$ 上的点) - 物理上,这代表了向量场沿着曲线做的功 - 右侧:二重积分 $\iint_R \operatorname{curl} \vec{F} d A$ 计算的是区域 $R$ 内向量场的总旋度 - 这是一个面积积分,其中 $x$ 和 $y$ 是独立变量 - 物理上,这代表了向量场在区域内的旋转趋势 {width=500px} 旋度的方向约定: 格林公式中使用逆时针方向的原因与旋度的定义有关: - 旋度定义为 $Q_x-P_y$ 而不是 $P_y-Q_x$ 是一个约定 - 逆时针积分方向与这个旋度定义相匹配 - 这两个约定共同确保了格林公式的符号正确性 重要注意事项: 1.闭合曲线要求: - 格林公式只适用于闭合曲线 - 对于非闭合曲线的线积分,必须直接计算,不能使用格林公式 2.区域要求: - 区域 $R$ 必须是单连通+的(没有"洞") - 边界曲线 $C$ 必须是分段光滑的 3.向量场要求: -$\vec{F}$ 在区域 $R$ 及其边界上必须连续可微 ## 格林公式的第二形式(向量场对曲线法线的累加量) 通量的概念:通量是另一种线积分,它衡量的是向量场穿过曲线的"流量"。如下图,在向量场里,计算向量通过曲线的流量。  定义:对于平面曲线 $C$ 和向量场 $\vec{F}, ~ \vec{F}$ 穿过 $C$ 的通量定义为: $$ \text { Flux }=\int_C \vec{F} \cdot \hat{n} d s $$ 其中: - $\hat{n}$ 是曲线 $C$ 的单位法向量。 - $d s$ 是沿曲线 $C$ 的弧长元素。 - 惯例:$\hat{n}$ 指向曲线 $C$ 的右侧,即从单位切向量 $\hat{T}$ 顺时针旋转 $90^{\circ}$ 得到的向量。 通量的几何解释: - 通量衡量的是向量场 $\vec{F}$ 与曲线 $C$ 的法向量 $\hat{n}$ 的点积沿曲线 $C$ 的积分。 - 在曲线 $C$ 上的每一点,我们都计算向量场 $\vec{F}$ 在该点法线方向上的分量,然后将这些分量沿着曲线 $C$ 求和。 格林公式的散度形式在三维空间中,可以很自然地推广为高斯公式。而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同样可以看做格林公式第二形式的退化 ## 格林公式两类形式的联系 通俗的说,在向量场里,向量穿过曲线,是按照沿着切线方向计算还是沿着法线方向计算,参考下图 {width=300px} 对于曲线上一点,其切向量为 $\tau =(\cos \alpha, \cos \beta)$ ,而法向量和切向量垂直,自然其法向量为 $n =(\cos \beta,-\cos \alpha)$ $$ \begin{aligned} & \oint_{\partial D} a \cdot n d s=\oint_{\partial D}(P \cos \beta-Q \cos \alpha) d s \\ & =\oint_{\partial D}-Q d x+P d y \\ & =\iint_D\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x}+\frac{\partial Q}{\partial y}\right) d x d y \end{aligned} $$ 引入二维平面区域中的散度: $\nabla \cdot a =\frac{\partial P}{\partial x}+\frac{\partial Q}{\partial y}$ ,格林公式又可表述成: $$ \oint_{\partial D} a \cdot n d s=\iint_D \nabla \cdot a d S $$ 上式被称为格林公式的散度形式或格林公式的第二形式。 格林公式的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还有更形象的联系,参考下图  设已知向量值函数 $u =(-Q, P)$ ,设与 $u$ 垂直的向量 $v =(P, Q)$ ,则由几何关系有 $u \cdot \tau = v \cdot n$ 。写出 $u$ 对应的格林公式第一形式: $$ \begin{aligned} & \oint_{\partial D} u \cdot \tau d s=\oint_{\partial D}-Q d x+P d y \\ & =\iint_D\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x}+\frac{\partial Q}{\partial y}\right) d x d y \end{aligned} $$ 再由 $u \cdot \tau = v \cdot n$ ,上式又可以改写成 $$ \oint_{\partial D} v \cdot n d s=\iint_D\left(\frac{\partial P}{\partial x}+\frac{\partial Q}{\partial y}\right) d x d y=\iint_D \nabla \cdot v d S $$ 也就是,我们再一次通过格林公式的第一形式导出了格林公式的第二形式。 上面主要通过几何、物理方法介绍格林公式,下面是严谨的数学推导。 ## 上述内容数学推导 高斯定理 设空间闭区域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格林公式的证明
下一篇:
曲线积分基本定理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1
)
无用
(
0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