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中数学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
古典概率
最后
更新:
2025-05-26 09:06
查看:
363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古典概率
## 古典概率 如果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是有限的(简称为有限性), 而且可以认为每个只包含一个样本点的事件 (即基本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都相等 (简称为等可能性), 则称这样的随机试验为**古典概率模型**, 简称为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中, 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得到: 假设样本空间含有 $n$ 个样本点, 由古典概型的定义可知, 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都相等, 又因为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 , 所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可知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均为 $\frac{1}{n}$. 此时, 如果事件 $C$ 包含有 $m$ 个样本点, 则再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可知 $$ P(C)=\frac{m}{n} . $$ 不难看出, 古典概型是一种理想化的概率模型. 历史上, 利用古典概型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在 17 世纪与 18 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且它现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一个随机试验是否能归结为古典概型, 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一有限性与等可能性. 因此, 并不是所有的随机试验都能归结为古典概型. 例如, 在一定的条件下, 种下一粒种子, 观察种子是否发芽. 一般㔹不能归结为古典概率 `例`甲、乙两人玩锤子、剪刀、布的猜拳游戏, 假设两人都随机出拳, 求: (1) 平局的概率; (2) 甲赢的概率; (3) 甲不输的概率. 解 因为甲有 3 种不同的出拳方法, 乙同样也有 3 种不同的出拳方法,因此一次出拳共有 $3 \times 3=9$ 种不同的可能.  因为都是随机出拳, 所以可以看成古典概型, 而且样本空间中共包含 9 个样本点, 样本空间可以用图 5-3-9 直观表示. 因为锤子赢剪刀, 剪刀赢布, 布赢锤子, 所以若记事件 $A$ 为 “平局”, $B$ 为 “甲赢”. 则 : (1) 事件 $A$ 包含 3 个样本点(图 5-3-9 中的 $\triangle)$, 因此 $P(A)=\frac{3}{9}=\frac{1}{3}$; (2) 事件 $B$ 包含 3 个样本点 (图 5-3-9 中的 $※$ ), 因此 $P(B)=$ $\frac{3}{9}=\frac{1}{3}$ (3) 因为 $A+B$ 表示 “甲不输”, 且 $A, B$ 互斥, 所以所求概率为 $$ P(A+B)=P(A)+P(B)=\frac{2}{3} . $$ `例` 同时抛郑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枚是红色的,一枚是蓝色的.计算以下事件的概率: (1)$A=$"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2)$B=$"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 $6 "$ . 解 同时抛掷两枚骰子出现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时抛掷两枚骰子的结果共有 36 种,即样本空间 $\Omega$ 中样本点个数为 36 。 (1)在上述 36 种结果中,两枚骰子点数相同的结果有(1,1),(2,2),(3, $3),(4,4),(5,5),(6,6)$ 共 6 种,即事件 $A$ 中样本点个数为 6 。由于所有 36 种结果都是等可能的, 因此 $P(A)=\frac{6}{36}=\frac{1}{6}$ . (2)在 $\Omega$ 中,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为 6 的结果有 $(1,5),(2,4),(3,3), ~(4$ , $2), ~(5,1)$ 共 5 种,即事件 $B$ 中样本点个数为 5 。 由于所有 36 种结果都是等可能的, 因此 $P(B)=\frac{5}{36}$ . 由于事件 $A$ 中的样本点个数总是小于或等于样本空间 $\Omega$ 中的样本点个数,因而根据古典概型的定义,可知任何事件的概率在 $0 \sim 1$ 之间,即 $$ 0 \leqslant P(A) \leqslant 1 ...(1) $$ 必然事件包含 $\Omega$ 中的所有样本点,因而 $$ P(\Omega)=1 \text {. } ...(2) $$ 不可能事件不包含任何样本点,因而 $$ P(\varnothing)=0 . ...(3) $$ 我们将(1)(2)(3)统称为概率的基
其他版本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古典模型3:彩票中奖概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古典模型2:放回抽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古典模型1:不放回抽样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古典模型6:错位排列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古典模型5:抽屉原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古典模型4:生日问题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事件的运算
下一篇:
古典概率的性质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