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第二篇 解析函数的导数与共形映射
复数的导数与微分
最后
更新:
2025-06-24 11:58
查看:
264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复数的导数与微分
## 实数的导数 **重新考察实导数** 在通常的实数的微积分中,我们有一个很强有力的手段使一个由 $R$ 到 $R$ 的函数 $f$ 的导数 $f^{\prime}$ 可视化,即看作 $y=f(x)$ 的图像的斜率.见图 4-6a.不幸的是,由于我们没有对四维空间的想象力,画不出一个复函数的图像,因此无法容易推广复数导数这个特殊的概念. 为了成功地进行推广,我们首先简单地把两个坐标轴拆散,使图 $4-6a$ 变成图 $4-6 b$ 。注意,我们把两个$x,y$轴都画成了水平方向,即 $R$ 都画在水平方向上,预示着它们将仅仅被看作两个复平面的实轴.  我们看到一阶导数 $ f^{\prime}(x) $ 描述的 $df=f'dx$ 意义是: > 当 $x$ 点的无穷小向量增加$\Delta{x}$时,$y$的无穷小向量增加$f'(x) \Delta x$, 即像的伸缩倍数是原像的 $f'(x)$ 倍。 用更为代数化的语言来说,$f^{\prime}(x)$ 就是这样一个实数,初始向量一定要乘上它才能得到其象,示意图如下  如果 $f^{\prime}(x)>0$(图4-6b 就是这样的),正的 $d x$ 的象是正的 $d f$ ,如果 $f^{\prime}(x)<0$ ,则无穷小象向量 $d f$ 是负的,而且如图 4-7 那样指向左方.这时,可以这样来得到 $d f$ :先把 $d x$ 按因子 $\left|f^{\prime}(x)\right|$ 伸缩,再旋转一个 $\pi$ 。如果我们把 $f^{\prime}(x)$ 看作 $C$ 的实轴上的一点,那么,当 $f^{\prime}(x)>0$ 时 $\arg \left[f^{\prime}(x)\right]=0$ ,当 $f^{\prime}(x)<0$ 时 $\arg \left[f^{\prime}(x)\right]=\pi$ .这样,不论 $f^{\prime}(x)$ 是正还是负,我们看到 **$f$ 对 $x$ 处的无穷小向量 $d x$ 的局部效果都是先按因子 $\left|f^{\prime}(x)\right|$ 伸缩,再旋转一个角 $\arg \left[f^{\prime}(x)\right]$** 。  现在再用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上面导数的意义,假设 $y=x^2$,他的导数是$y'=2x$ 因此,当$x$ 增加$\Delta x$,那么$y$ 则增加2倍的 $\Delta x$,增加的方向为水平向右。 再看$y=-x^2$,他的导数为 $y'=-2x$ 因此,当$x$ 增加$\Delta x$, $y$ 也是增加2倍的$\Delta x$,但是增加的方向为水平向左,可以看成逆时针旋转$\pi$。这样,我们就把一元函数的导数可视化了。趁热打铁,可以把这种思想推广到复数导数。 ## 复导数 考虑复映射 $f(z)$ 作用在由 $z$ 点发出的无穷小复数(请记住,复数就是平面向量)上的效果。它的象(即连接两个象点的复数)将是由 $f(z)$ 发出的一个无穷小复数.现在的图 4-8 就是图 4-6b 或图 4-7的推广.在右方我们用黑箭头来画复数的象,还把 $z$ 处原来的向量用空心箭头画在 $f(z)$ 处以便比较,现在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伸缩,还要一个旋转。从图 4-8 上看起来,我们必须把空心箭头长度放大到 r 倍,再旋转 $\theta$ 。**把这个情况与实函数情况对比,在实函数情况下旋转角只能是 0 或 $\pi$ ;在复函数时,我们需要的是任意角度的旋转.**  尽管如此,因为"**伸缩与旋转**"正是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所以,复导数 $f^{\prime}(z)$ 可以这样来引入,即: > **复数的导数仍然是一个复数,这个复数的意义是我们必须用它来乘 $z$ 点处的无穷小复数,才能得到这个无穷小复数在 $f(z)$点的象** 参考下图,$f'(z)$ 乘以 “→” 让他伸缩和旋转,最终变成了“↗”  即:要想得出像的正确的效果,$f^{\prime}(z)$ 的长度必须为伸缩因子,而 $f^{\prime}(z)$ 的辐角必须为旋转角。例如在图 4-8 的 $z$ 点我们应有 $f^{\prime}(z)=2 e ^{ i (3 \pi / 4)}$ 。按照前面的思路,我们甚至不必区分局部变换与代表它的复数. `例`下图以复函数:$z \rightarrow z^2$ 为例,可以看到当$z$进行微小变动时,他的局部像就是一个伸缩率为 $2 r$ 、扭转度为 $\theta$ 的伸扭,这个图像相当一般的使我们清楚了:若一个映射局部地是一个伸扭,则它自动地为共形的一一向量之间的角保持不变。 {width=500px} ## 遇到的困难 为了求 $f^{\prime}(z)$ ,我们一直注视着 $z$ 点一个特定箭头的象,但是,(与 $R$ 的情况不同)这种箭头现在可能有无穷多个可能的方向.如果我们关注的箭头与图上画的那个方向不同,又当如何? 我们马上就遇到了麻烦,因为一个典型的映射将要如图 4-9 那样行事.很清楚,不同的箭头伸缩因子会不同,类似于此,每个箭头要达到自己的象也可能需要旋转不同的角度才行。虽然我们仍可使用一个复数来描述箭头的变换,但对不同的箭头它必须是不同的数.所以找不到单一的复数来使所有的箭头都旋转同样的角度。 这样一来,我们就走到了一个前景看似阴暗的绝地:典型的 $C$ 中的映射干脆就是不能微分的。 > 下图还可以有一个通俗理解:想象原点是一点灯光,你在原点沿任意方向走一个极小的距离$\Delta z$,当沿不同的方向走,等过射出的影子会有不同的伸缩比例或者旋转角度,我们称这种情况下$f(z)$是不可导的  ## 解析函数 作为对比,下面的导数是好的,可以看到你走极小的一段距离,他的像也变动同比例的极小距离,我们称呼这种复数为解析函数。 > 上面这句话还可以更通俗的理解:在原像走一个极小的圆周,则像也是走一个极小的圆轴。  注意:上面说的是走的极小距离,这是极限思维或者说是局部思维,但是,若我们从一个无穷小圆周开始然后让它慢慢变大, 它的象一般地会扭曲起来而与圆周毫无相似之处,如下图.  > 这有点类似高中物理中的“小孔成像”,阳光射向数木,不管树叶间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当孔径足够小,地面上的影子都是圆的。但是如果树叶间隙比较大,地面上的影子就会是空隙的形状。 上面铺陈了复数导数的意义,下面给出正式的定义。 ## 复变函数的导数 **定义** 设函数 $w=f(z)$ 在 $z_0$ 点的某邻域内有定义, $z_0+\Delta z$ 是 $z_0$ 的邻域内的任意一点, $\Delta w=f\left(z_0+\Delta z\right)-f\left(z_0\right)$, 如果 $$ \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Delta w}{\Delta z}=\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f\left(z_0+\Delta z\right)-f\left(z_0\right)}{\Delta z} $$ 存在,且有限的极限值 $\boldsymbol{A}$, 则称 $\boldsymbol{f}(\boldsymbol{z})$ 在 $\boldsymbol{z}_0$ 处可导, 且称 $\boldsymbol{A}$为 $f(z)$ 在 $z_0$ 处的导数, 记作 $f^{\prime}\left(z_0\right)$. 如果函数 $f(z)$ 在区域 $D$ 内的每一点都可导, 则称 $f(z)$在 $D$ 内可导, 此时即得 $f(z)$ 的导(函) 数 $f^{\prime}(z)$. 从几何上看,因为 $f$ 是在 $z_0$ 的整个邻域有定义的,所以当 $|\Delta z|$ 充分小的时候,$f\left(z_0+\Delta z\right)$ 总是有定义的  `例`设 $f(z)=z^2$ ,在任意点 $z$ 的导数。 解: $$ \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Delta w}{\Delta z}=\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z+\Delta z)^2-z^2}{\Delta z}=\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2 z+\Delta z)=2 z $$ 既然 $2 z+\Delta z$ 是关于 $\Delta z$ 的多项式,就有 $\frac{ d w}{d z}=2 z$ ,或者 $f^{\prime}(z)=2 z$ . `例`求函数 $f(z)=x^2+2 i y^2$ 在点 $z=1+ i$ 处的导数. 解 因为 $$ \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f(1+i+\Delta z)-f(1+i)}{\Delta z}=\lim _{\substack{\Delta x \rightarrow 0 \\ \Delta y \rightarrow 0}} \frac{2 \Delta x+4 i \Delta y+(\Delta x)^2+2 i(\Delta y)^2}{\Delta x+i \Delta y}, $$ 令 $z$ 沿直线 $y-1=k(x-1)$ 趋于 $1+ i$ ,则 $\Delta y=k \Delta x$ ,那么上面的极限为 $$ \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2 \Delta x+4 i \Delta y+(\Delta x)^2+2 i(\Delta y)^2}{\Delta x+i \Delta y}=\frac{2+4 i k}{1+i k}, $$ 等式右端的值随 $k$ 改变而改变,即极限结果依赖于 $z$ 趋于 $1+ i$ 的路径.所以原极限不存在,即 $f(z)=x^2+2 i y^2$ 在点 $z=1+ i$ 处不可导. `例` 讨论函数 $f(z)=\operatorname{Im}(z)$ 的可导性. 解 因为 $$ \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f(z+\Delta z)-f(z)}{\Delta z}=\lim _{\Delta z \rightarrow 0} \frac{\operatorname{Im}(z+\Delta z)-\operatorname{Im}(z)}{\Delta z}=\lim _{\substack{\Delta x \rightarrow 0 \\ \Delta y \rightarrow 0}} \frac{\Delta y}{\Delta x+i \Delta y}, $$ 当 $\Delta z$ 沿着 $y=k x$ 趋于 0 时,有 $$ \lim _{\substack{\Delta x \rightarrow 0 \\ \Delta y \rightarrow 0}} \frac{\Delta y}{\Delta x+i \Delta y}=\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k \Delta x}{\Delta x+i k \Delta x}=\frac{k}{1+i k}, $$ 等式右端的值随 $k$ 改变而改变,即极限结果依赖于 $\Delta z$ 趋于零的路径.所以原极限不存在,即函数 $f(z)=\operatorname{Im}(z)$ 在整个复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 复变函数的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和高等数学中的结论一样,若函数 $f(z)$ 在 $z_0$ 处可导,则 $f(z)$ 在 $z_0$ 处一定连续,但反过来不成立. 证明 $f(z)=\bar{z}$ 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导。 证明 $\operatorname{Re}(f(z))=x, \operatorname{Im}(f(z))=-y$ 在复平面上处处连续,所以 $f(z)=\bar{z}$ 处处连续.但是 $$ \lim _{\Delta z
其他版本
【高等数学】导数的定义
【高中数学】导数的意义-瞬时速度与图像切线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平移映射与旋转映射
下一篇:
复数导数的几何意义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