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高等数学
第六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偏导数
最后
更新:
2025-04-01 19:02
查看:
632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偏导数
## 偏导数 在一元函数 $y=f(x)$ 中,如果自变量 $x$ 产生变化 (由 $x_0$ 变为 $x_0+\Delta x$ ), 那么函数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个增量 $\Delta y=f\left(x_0+\Delta x\right)-f\left(x_0\right)$. 而函数关于自 变量的变化率,即 $\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Delta y}{\Delta x}$ 称为函数 $y$ 对自变量 $x$ 的导数. 在二 元 函 数 $f(x, y)$ 中,当一个自变量在变化(例如自变量 $x$ 由 $x_0$ 变为 $x_0+\Delta x$ ),而另 一个自变量不变化 (自变量 $y$ 保持定值 $y_0$ ),则函数关于这个自变量的 变化率叫做这个二元函数对这个自变量的**偏导数**. 对于一元函数来说,若 $\Delta y=A \Delta x+o(\Delta x)$ ,则称 $f(x)$ 在 $x$ 处可微, 其中 $A \Delta x$ 称为微分,记作 $\mathrm{d} y=A \Delta x . f(x)$ 在 $x$ 处可微的充要条件是 $f(x)$ 在该点可导,且 $$ \mathrm{d} y=f^{\prime}(x) \Delta x=f^{\prime}(x) \mathrm{d} x, $$ 那么对于二元函数来说,如何推广微分定义,对应的微分和导数是 否能延续这样的关系, 这都是这一节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一元函数从变化率的研究引入了导数的概念: $$ f^{\prime}\left(x_0\right)=\left.\frac{\mathrm{d} y}{\mathrm{~d} x}\right|_{x=x_0}=\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Delta y}{\Delta x}=\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f\left(x_0+\Delta x\right)-f\left(x_0\right)}{\Delta x} . $$ 它的几何意义是曲线 $y=f(x)$ 在点 $\left(x_0, f\left(x_0\right)\right)$ 处切线的斜率为 $k=\tan \alpha=f^{\prime}\left(x_0\right)$. 多元函数的自变量不止一个,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要比一元函数复杂得多 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多元函数中关于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率,而假定另外一个变量不变. **以二元函数 $z=f(x, y)$ 为例,若只有自变量 $x$ 变化,而自变量 $y$ 不变 (暂作常量),这时就可看作为 $x$ 的一元函数了.** 比如,理想气态方程 $P=k \frac{T}{V}$ ,其中 $T 、 V$ 是两个变量, $k$ 是常量(比例系数). 我们要研究$P$和$T$的关系,先保持$V$不变,然后比较$P$和$T$的变化规律。 再如,有时需考虑在等温条件下 ( $T$ 不变) 压缩气体压强 $P$ 关于体积 $V$ 的变化率,都是用一个变量保持不变进行研究, 这些都是偏导数问题. ## 偏导数的定义 设函数 $z=f(x, y)$ 在点 $\left(x_0, y_0\right)$ 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当 $y$ 固定在 $y_0$ , 而 $x$ 在 $x_0$ 处有增量 $\Delta x$ 时,相应的函数有增量 $$ f\left(x_0+\Delta x, y_0\right)-f\left(x_0, y_0\right) . $$ 如果 $\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f\left(x_0+\Delta x, y_0\right)-f\left(x_0, y_0\right)}{\Delta x}$ 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z=f(x, y)$ 在点 $\left(x_0, y_0\right)$ 处对 $x$ 的偏导数,记为 $$ \left.\frac{\partial z}{\partial x}\right|_{\substack{x=x_0 \\ y=y_0}},\left.\frac{\partial f}{\partial x}\right|_{\substack{x=x_0 \\ y=y_0}},\left.z_x\right|_{\substack{x=x_0 \\ y=y_0}} \text { 或 } f_x\left(x_0, y_0\right) . $$ 例如, $\quad f_x\left(x_0, y_0\right)=\lim _{\Delta x \rightarrow 0} \frac{f\left(x_0+\Delta x, y_0\right)-f\left(x_0, y_0\right)}{\Delta x}$. 类似地,函数 $z=f(x, y)$ 在点 $\left(x_0, y_0\right)$ 处对 $y$ 的偏导数为 $$ \lim _{\Delta y \rightarrow 0} \frac{f\left(x_0, y_0+\Delta y\right)-f\left(x_0, y_0\right)}{\Delta y} $$ 记为 $$ \left.\frac{\partial z}{\partial y}\right|_{\substack{x=x_0 \\ y=y_0}},\left.\frac{\partial f}{\partial y}\right|_{\substack{x=x_0 \\ y=y_0}},\left.z_y\right|_{\substack{x=x_0 \\ y=y_0}} \text { 或 } f_y\left(x_0, y_0\right) . $$ 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定义可以类推到三元及三元以上的函数. 如果函数 $z=f(x, y)$ 在区域 $D$ 内每一点处对 $x$ 的偏导数都存在,那么这个偏 导数是 $x, y$ 的二元函数,那么称为函数 $z=f(x, y)$ 对自变量 $x$ 的偏导函数,简称为 偏导数,记作 $\frac{\partial z}{\partial x}, \frac{\partial f}{\partial x}, z_x$ 或 $f_x(x, y)$. 同样,函数 $z=f(x, y)$ 对自变量 $y$ 的偏导数记作 $\frac{\partial z}{\partial y}, \frac{\partial f}{\partial y}, z_y$ 或 $f_y(x, y)$. >上述定义表明,在求多元函数对某个自变量的偏导数时,只需把其余自变量 看作常量数,然后直接利用一元函数的求导公式及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来计算. ## 例题 `例` 设函数 $z=x^3+2 x^2 y^3+y \mathrm{e}^x$ ,求 $\frac{\partial z}{\partial x}$ 及 $\frac{\partial z}{\partial y}$. 解 把 $y$ 看作常量,函数 $z$ 对自变量 $x$ 求导得到 $$ \frac{\partial z}{\partial x}=3 x^2+4 x y^3+y \mathrm{e}^x ; $$ 把 $x$ 看作常量,函数 $z$ 对自变量对 $y$ 求导得到 $$ \frac{\partial z}{\partial y}=6 x^2 y^2+\mathrm{e}^x . $$ `例` 求 $z=f(x, y)=x^2+3 x y+y^2$ 在点 $(1,2)$ 处的偏导数. 解 把 $y$ 看作常量,函数 $z$ 对自变量 $x$ 求导得到 $$ f_y(x, y)=2 x+3 y , $$ 把 $x$ 看作常量,函数 $z$ 对自变量对 $y$ 求导得到 $$ f_y(x, y)=3 x+2 y, $$ 把 $x=1, y=2$ 代入所求偏导数,则得到该点的偏导数为 $$ \begin{aligned} & f_x(1,2)=2 \times 1+3 \times 2=8, \\ & f_y(1,2)=3 \times 1+2 \times 2=7, \end{aligned} $$ `例` 求 $z=x^y$ 的偏导数. 解 把 $y$ 看成常量,则 $x^y$ 是 $x$ 的幂函数,由一元函数幂级数的求导公式,得 $$ \begin{array}{r} \frac{\partial z}{\partial x}=y x^{y-1} ; \end{array} $$ 把 $x$ 看成常量,则 $x^y$ 是 $y$ 的指数函数,由一元函数指数函数的求导公式,得 $$ \frac{\partial z}{\partial y}=x^y \ln x $$ `例`设 $f(x, y)=(x-1) g(y)+(y-1) h(x)$ ,求 $f_x(1,1)$. 解 由偏导数的定义可知, $$ f_x(1,1)=\lim _{x \rightarrow 1} \frac{f(x, 1)-f(1,1)}{x-1}=\lim _{x \right
其他版本
【数学分析】方向导数和梯度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下一篇:
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1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