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数网
首页
题库
试卷
学习
VIP
你好
游客,
登录
注册
在线学习
线性代数
附录2: 矩阵的等价、相似与合同意义
最后
更新:
2025-07-20 08:54
查看:
1890
次
反馈
同步训练
附录2: 矩阵的等价、相似与合同意义
整个《线性代数》研究的是什么?说起来相当简单,就是**解方程**。而且只解决两类方程: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一次方程引入了行列式、矩阵的秩、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空间等概念,二次方程里引入了特征值、特征向量、正交矩阵、合同、相似等概念。 >本篇介绍的是《线性代数》里的二次方程,对于解决一次方程请参考 [附录1:方程组的解、矩阵、行列式、与向量空间](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234) ## 为什么要引入特征向量与特征值 > 以下内容节选自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393) 我们在研究线性变换时. 特别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对给定线性空间 $R^n$ 上的线性变换,能否找到 $R^n$ 的一组基,使得该线性变换在这组基下的表示矩阵**具有特别简单的形状**. 比如, 若我们能找到 $R^n$ 的一组基 $\left\{e_1, e_2, \cdots, e_n\right\}$, 使线性变换 $\varphi$ 在这组基下的表示矩阵为对角阵: $$ \left(\begin{array}{llll} a_1 & & & \\ & a_2 & & \\ & & \ddots & \\ & & & a_n \end{array}\right) . $$ 这时, 若 $\boldsymbol{\alpha}=k_1 \boldsymbol{e}_1+k_2 \boldsymbol{e}_2+\cdots+k_n \boldsymbol{e}_n$, 则 $$ \boldsymbol{\varphi}(\boldsymbol{\alpha})=a_1 k_1 \boldsymbol{e}_1+a_2 k_2 \boldsymbol{e}_2+\cdots+a_n k_n \boldsymbol{e}_n $$ 线性变换 $\varphi$ 的表达式非常简单. 线性变换 $\varphi$ 的许多性质也变得一目了然. 我们已经知道, 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表示矩阵是相似的. 因此用矩阵的语言重述上面提到的问题就是: 能否找到一类特别简单的矩阵, 使任一矩阵与这类矩阵中的某一个相似?比如,我们可以问:是否所有的矩阵都相似于对角阵? 若不然, 哪一类矩阵可以相似于对角阵? 在分块矩阵里,我们曾经学过,每一个矩阵都可以按列进行分块,我们自然想到:我们提取矩阵的某一列作为行向量$\alpha$,上述的问题可以表述为: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矩阵$A$和一个向量$\lambda$,使得$A \alpha= \lambda \alpha$ ,这样就相当于通过一个矩阵转换,把一个行向量转换为了一个数,这是最原始的想法。 ## 从线性空间角度理解坐标 以经典的 $A x=b$ 为例,假设 $A$ 是一个 $\mathrm{n} \times n$ 的矩阵, $x$ 和 $b$ 都是 $\mathrm{n} \times 1$ 的向量 $$ A=\left[\begin{array}{cccc} a_{11} & a_{12} & \cdots & a_{1 n} \\ a_{21} & a_{22} & \cdots & a_{2 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n 1} & a_{n 2} & \cdots & a_{n n} \end{array}\right], x=\left[\begin{array}{c} x_1 \\ x_2 \\ \vdots \\ x_n \end{array}\right], b=\left[\begin{array}{c} b_1 \\ b_2 \\ \vdots \\ b_n \end{array}\right] $$ 不难看出,矩阵就是由一列列向量组成的,所以在说矩阵之前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向量。 向量有长度有方向,但这个长度方向要有意义,或者说可度量,这就必须要有参考系,也就是坐标系。坐标系不是唯一的,但我们有一个标准坐标,叫笛卡尔坐标,简称 $I$ 坐标。那由一系列向量组成的矩阵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 可以从 2 个角度理解矩阵: (1)**矩阵是一个变换**,仔细盯着$A x=b$多看几次,这个等式表明,经过变换$A$,向量 $x$ 变成了向量 $b$ (在这里,$b$坐标终是隐含着使用$I$坐标)。你可以把$A$想象成一个传送门,任何向量经过这个传送门,嗖的一下就被瞬间传送到了另一个点成为另一个向量,而你到底能被传送到哪跟你本身的位置有关,也跟这个传送门的性能有关,换句话说同一个传送门,不同的向量被传送到不同的位置,同一个向量,换一个传送门,也会被传送到不同的位置。 (2)**矩阵本身就是一个坐标系**。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常见的 $I$ 坐标系,比如二维坐标,他的两个坐标轴就是 $(1,0) ,(0,1)$ 两个向量,把这两个向量按列排列就是一个矩阵,所以矩阵就代表了坐标系,每一个列向量就是他的一个坐标轴。 那一个矩阵乘以一个向量,比如 $A x$ 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说一个向量单看是没有意义的,你要放在一个坐标系下才能度量,而左乘一个矩阵$A$就代表它的坐标系是$A$,这个向量在$A$坐标系下的坐标为 $x$ ,也就是这个向量投影到 $A$ 的各个坐标轴的长度为 $x$ 。 $$ \begin{aligned} & A x=\left[\begin{array}{cccc} a_{11} & a_{12} & \cdots & \varepsilon_{1 n} \\ a_{21} & a_{22} & \cdots & \varepsilon_{2 n} \\ \vdots & \vdots & \ddots & \vdots \\ a_{n 1} & a_{n 2} & \cdots & a_{n n}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 x_1 \\ x_2 \\ \vdots \\ x_n \end{array}\right]=x_1\left[\begin{array}{c} a_{11} \\ a_{21} \\ \vdots \\ s_{n 1} \end{array}\right]+x_2\left[\begin{array}{c} a_{12} \\ a_{2 c} \\ \vdots \\ s_{n 2} \end{array}\right]+\cdots & +x_n\left[\begin{array}{c} a_{1 n} \\ a_{2 n} \\ \vdots \\ a_{n n} \end{array}\right] \end{aligned} $$ 我们再来看 $A x=b$ ,发现什么了吗?上面说一个向量单看是没有意义的,你要放在一个坐标系下才能度量, $b$ 前面没有任何矩阵,但它也需要坐标系,没有指定坐标系的时候坐标系是 $I$ ,所以 $b$ 前面其实被略去了一个 $I$ ,也就是 $A x=I b$ 。 $A x$ 描述的是一个向量,它在$A$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x , I b$ 描述的也是一个向量,它在 $I$ 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b$ ,二者相等,说明 $x$ 和 $b$ 其实是一个向量,他们只不过是在不同坐标系下的不同表示而已。 你可以理解为这个点从来没动过,它只是换了一个坐标系来看这个点而已。就好像拍照,你从正面拍侧面拍,仰拍俯拍,你拍的都是一个对象,但拍照角度不一样,你会得到不同的照片。 来看个数学上的例子 $$ A=\left[\begin{array}{cc} 1 & -1 \\ 1 & 1 \end{array}\right], x=\left[\begin{array}{l} 2 \\ 1 \end{array}\right], I=\left[\begin{array}{ll} 1 & 0 \\ 0 & 1 \end{array}\right], b=\left[\begin{array}{l} 1 \\ 3 \end{array}\right] $$ 如果你计算,你会发现上面这个矩阵乘法 $Ax=Ib=b$, 换句话说,$(2,1)$ 和 $(1,3)$ 就是同一个向量,只不过前者是在$A$下的表示,后者是在 $I$ 下的表示。  ### 通过物理对上面进行解释 在高中学过运动,比如:甲在路边,乙在飞船上,一辆汽车以$v_汽$行驶,汽车里$A$质点在运动,问甲乙看到的$v_A$的速度是多少?当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你要以什么为参照物,同样一个汽车运动,选择的参照系不同,会有不同的运动速度。比如甲在地面上,以地面为参照物,$v_A=v_\text{汽} +v_{A-\text{汽}}$ ,也就是汽车的速度加上A点相对汽车的速度就是甲看到的速度。但是乙因为在飞船里,飞船也在运行,因此他看到的速度$v_A=v_{\text{飞船}} + v_\text{汽-船} +v_{A-\text{汽}}$ 这样他们看到的速度是不同的。 {width=380px} 再仔细的盯着上面这张图(如下)  现在把上图想象为物体的运动:蓝色单位坐标系$\left(\begin{array}{cc}1,0 \\0,1\end{array} \right)$ 相当于禁止的地面,甲在蓝色坐标系里,橙色坐标系相当于宇宙飞船,他的单位坐标系是$\left(\begin{array}{cc}1,-1 \\1,1\end{array} \right)$ ,乙在宇宙飞船里,这样甲看到的汽车运动速度$(1,3)$ 和乙在宇宙飞船里的看到的$(2,1)$是一样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把乙坐标系里的运动,都用类甲坐标系表示,为何?因为简单,比如上图里,假设甲看到的汽车速度为(5,7),我们就可以立刻知道,汽车速度相当于沿着$x$轴为5,而沿着$y$轴为7. 这对后续的计算非常简单。 ### 再看特征向量 在上面坐标变换里(参考上图蓝色坐标系和橙色坐标系),这里的坐标系除了进行了**缩放**,还进行了**旋转**,我们自然想简化设计,能否只进行缩放而不进行旋转?请看下面的定义: 数学上定义当 $A x=\lambda x$ 时 $x$ 是 $A$ 的特征向量, $\lambda$ 是 $A$ 的特征值。事实上,这里的$x$可以成为“测量的基准单位”。就像数组我们用1表示基准单位一样。 我们用坐标系的角度来理解,那么 $A x=\lambda x$ 代表的意思是有一个向量,在$A$坐标下是 $x$ ,我换 $I$ 坐标去看它,发现它看着还是 $x$ 这个方向,只不过伸缩了 $\lambda$ 倍。 为了使得例子更有意义,先来看一个矩阵: $$ A=\left[\begin{array}{cc} 2 & 0 \\ 0 & 10 \end{array}\right] $$ 它互相独立的标准化特征向量有 2 个, $$ x_1=\left[\begin{array}{l} 1 \\ 0 \end{array}\right], x_2=\left[\begin{array}{l} 0 \\ 1 \end{array}\right] $$ 他们的特征值分别是 $2$ 和 $10$ 。 如下图,在上面说过,一个矩阵就相当于一个坐标系单位(注意不是坐标系里向量的值),既然 笛卡尔坐标系 $\left(\begin{array}{cc}1,0 \\0,1\end{array} \right)$ 是最方便的,我们能否把这个矩阵“压缩”为笛卡尔坐标系?这张图和上面相比,最主要是去除了“旋转”,直接把橙色坐标系转换为笛卡尔坐标系。要转换为笛卡尔坐标系 要么把橙色矩阵压缩为单位矩阵,要么是把单位矩阵扩大为橙色矩阵。但是,我们知道单位矩阵相当于数学里的“1”,因此以单位矩阵为基础“伸缩”为橙色矩阵更方便。  那一个向量它在 $A$ 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1,1)$ ,在 $I$ 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2,10)$ ,怎么从 $(1, 1)$变成 $(2,10)$ 的呢? 我们把$(1,1)$想象为速度,把他分解为水平方向的$(1,0)$和垂直方向上的$(0,1)$ 同时,把$(2,10)$ 坐标也分解为水平方向的$(2,0)$和垂直方向上的$(0,10)$ 这样,只要把水平方向扩大2倍,垂直方向扩大10倍,就可以把 $(1,1)$ 向量转换为$(2,10)$向量。 因此,这里2和10分别叫做矩阵A的特征值,而对应的$(1,0)$ 和$(0,1)$ 就叫做对应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上面介绍的是二维矩阵,现在我们明白,2维矩阵通常有2个特征值,他们分别对向量的$(1,0)$,$(0,1)$ 进行变换,同样的,如果有一个3维矩阵,理论上,他应该有3个特征值,他会把一个向量A的三个分量,分别映射为$(1,0,0)$,$(0,1,0)$和$(0,0,1)$ 到这里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出一个不是很准确的结论:一个n维矩阵,他应该有n个特征值,这n个特征值分别把一个n维向量的各个坐标分解为单位矩阵。 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特征值的和正好是主对角线元素的和,我们把这个和称作矩阵的“**迹**”,比如上面X轴放大2被,Y轴放大10被,而矩阵主对角线正好也是[2,10] 所以,矩阵所有特征值的和为2+10=12 但是,也不是每个矩阵都可以伸缩为单位矩阵I,这是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我们都背过一个结论:一个n维矩阵有n个特征值,如果这些特征值不同一定线性无关,但是如果特征值有重根就需要注意:有可能线性相关也可能线性无关,为什么呢?因为特征值不同可以认为有n个不同的特征向量,因此可以张成向量空间。但是如果有重根则不一定能长成向量空间,举一个简单反例, 考虑矩阵 $A = \begin{pmatrix} 2 & 1 \\ 0 & 2 \end{pmatrix}$ 计算 $|A - \lambda I| = \begin{vmatrix} 2 - \lambda & 1 \\ 0 & 2 - \lambda \end{vmatrix} = (2 - \lambda)^2 = 0$ 解得特征值为 $\lambda = 2$(重根)。 现在,我们有两个“看似不同”的特征向量,例如$v_1 = \begin{pmatrix} 1 \\ 0 \end{pmatrix}$和$v_2 = \begin{pmatrix} 2 \\ 0 \end{pmatrix}$ 但实际上,它们是线性相关的,因为 $v_2 = 2v_1$,他们无法张成向量空间,详见[特征值子空间](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870)  ### 再看矩阵相似 上面得到的一个向量,在A里他的向量$(2,10)$和在I里的$(1,1)$ 本质上是一个向量,这是我们从向量的角度看,现在我们就转换一个视角:从矩阵的角度看向量,同一个向量, 从飞船看时的矩阵是$A=\left[\begin{array}{cc}2 & 0 \\0 & 10\end{array}\right]$,从地面看时矩阵是$I=\left[\begin{array}{cc}1 & 0 \\0 & 1\end{array}\right]$,因此,我们说矩阵A相似矩阵I, 更抽象的说,矩阵相似其实就是对“同一个向量不同角度拍照”,而向量本身没有改变。这带来了什么好处?这使得当使用A看起来复杂的方程“移植到”I里,就变的简单,但是向量本身没有改变。 把上面的思想推广的$n$维,就是广义的矩阵的等价、相似和合同。因为$n$已经非常抽象,只能靠大家自己领悟了。 比如上面的$I$,如果扩大2倍 得到$B=2I=\left[\begin{array}{cc}2 & 0 \\0 & 2\end{array}\right]$, 自然B和A也相似,但是此时$B$已经不是单位阵了,而是对角阵 在上面的操作里,我们似乎找到了**求相似矩阵的简单做法**:以二维为例,根据两个特征值,可以找到特征向量,把这2个特征向量排起来,就是相似矩阵。更具体的说,就是把特征值放在对角线上,然后对应的特征向量排列好,就是二次型化为标准型常用的方法 ## 矩阵的等价 矩阵的等价来源于“同解方程组”,请看下面两个方程 $$ \begin{cases} x+y=4 \\ 2x-y=-1 \end{cases} ...(1) $$ 和 $$ \begin{cases} x+2y=7 \\ x-y=-2 \end{cases} ...(2) $$ 虽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程,但是他们的**解是一样都是**,即他们的解都是 $$ \begin{cases} x=1 \\ y=3 \end{cases} ...(3) $$ 如果把上面(1)(2)(3)用矩阵乘法写出来[参见](https://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1234),令 $$ \boldsymbol{ A}=\left(\begin{array}{cc} 1 & 1 \\ 2&-1 \end{array}\right) , \boldsymbol{ X}=\left(\begin{array}{cc} 1 \\ 3 \end{array}\right) , \boldsymbol{B}=\left(\begin{array}{cc} 4 \\ -1 \end{array}\right) $$ 则第一个方程矩阵乘法就是 $$ \boxed{AX=B ...(4)} $$ ,令 $$ \boldsymbol{ Q}=\left(\begin{array}{cc} 1 & 2 \\ 1&-1 \end{array}\right) , \boldsymbol{ X}=\left(\begin{array}{cc} 1 \\ 3 \end{array}\right) , \boldsymbol{P}=\left(\begin{array}{cc} 7 \\ -2 \end{array}\right) $$ 则第二个方程矩阵乘法就是 $$ \boxed{QX=P ...(5)} $$ > 还记得初中学过的代数式吗?假如 $ax=b$ 和 $qx=p$,解第一个式子中的$x=\frac{b}{a}=a^{-1}b$,然后带入第二个式子$qa^{-1}b=p$即$p=qa^{-1}b$, 如果$a \ne 0$,再令$a^{-1}=t$,就得到 $p=qtb$,即我们可以说 $p \sim t$ 同样的根据(4)(5),因为这2个方程的解相同,我们有理由相信,(4)中的$X$可以带入(5),带入后应该是 $QA^{-1}B=P$ 如果$A$可逆,可以把$A^{-1}$命名为$T$,带入上式就是 $QTB=P$ 我们知道,这里的$T$就是一个矩阵的名字,上式等号左右调换一下即 $$ P=QTB $$ 我们给他一个名字:称矩阵$P$和矩阵$T$是等价的。 这里我们可以从向量的角度捋一捋矩阵的等价。 从(3)可以看出, 在$A$基坐标系里看向量$X$,他的坐标值是 $$ \boldsymbol{B}=\left(\begin{array}{cc} 4 \\ -1 \end{array}\right) $$ 而到了$Q$坐标系里看向量$X$,他的坐标值是 $$ \boldsymbol{P}=\left(\begin{array}{cc} 7 \\ -2 \end{array}\right) $$ **向量还是是同一个向量$X$,如果坐标系变了(由A坐标系变为Q坐标系),其坐标值也会变(由B坐标值变为P坐标值)。** 因此,两个矩阵等价,最基本的意思就是:更改观看的视角(也就是更改极坐标系)。 比如,要给一头猪拍照,可以正面拍,侧面怕,上面拍、下面拍,选择的视角不同,拍出的照片也会不同,但是不论怎么拍,最根本的物体没有变,猪还是那头猪,不能从正面拍是一头猪,侧面拍就变成一头牛了。如果更抽象一些,若$A$和$B$矩阵等价,但是$A$比较复杂而$B$比较简单,那么我们通过研究$B$的性质,就可以推导出$A$的性质,这是矩阵等价的作用,比如他们有相同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有相同的矩阵的秩等。 若有$A$和$B$两个矩阵,存在可逆矩阵 $\boldsymbol{P}$ 和 $\boldsymbol{Q}$, 使得 $B=P A Q$ 则称$A$和$B$等价,这就是矩阵等价的定义。 > 矩阵等价我们可以采用常规的理解:矩阵A通过一些列变换能变成矩阵B ## 矩阵相似 但是矩阵等价有一个小问题:就比如拍照,你给我两张猪的照片,我怎么知道这两头猪是同一个猪呢? 很简单,给猪增加特征值嘛,也就是给猪增加核心的关键区分点,从这里似乎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矩阵的特征值被称为“特征值”了, 在矩阵等价里,$B=P A Q$,如果把定义修改为$B=P A P^{-1}$ 则称呼矩阵$B$ 和 矩阵$A$ 相似。 可以看到,矩阵相似是矩阵等价的特殊情况,或者说,矩阵相似比矩阵等价更为苛刻。 但是矩阵相似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改变**矩阵的值**。从定义看 $B=P A P^{-1}$ 因为矩阵满足交换律,因此$P P^{-1}=E$,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同一个向量$X$,当使用$A$坐标系或者$B$坐标系表示时,不能更改向量本身的属性,比如向量的长度。如果你更改了向量本身的属性,线性这种变换是没有意义的。 > 矩阵相似也可以从代数式来理解,比如 $x= 3 * x * \frac{1}{3}$ ,后者放大了3被,但是又缩小了3倍,因此值没有改变。 ### 二次型 在介绍矩阵的合同前,先看一下二次型。形如 $$ f=4 x^2+9 y^2 $$ 就是二次型,其实第一感觉,二次型不就是高中解析几何里的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吗?这有啥好研究的,我们知道数学是为物理服务的,物理中有大量二次公式,比如牛顿第二定律 $F=m a$ ,电压电流关系 $U=I R$ ,万有引力等,虽然他们长的不一样,但是在数学家眼里,你们都是二次的,那本质上应该一样,那就通过数学来解决这类问题吧。这里引申一个问题: 线性代数重在**线性**二字,这里的 $x^2$ 明显不是线性的啊,这一说,确实不是二次的,但是,那些数学家发现了规律: 比如如果你学过矩阵乘法你就会发现 $f(x, y)=a x^2+2 b x y+c y^2$ 可以写成 $$ \begin{aligned} f(x)=\left(\begin{array}{ll} x & y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l} a & b \\ b & c \end{array}\right]\binom{x}{y} \end{aligned} =X^T A X $$ 如果不看变量,你能感觉到 $f(x)$ 主要是受 $\left[\begin{array}{ll}a & b \\ b & c\end{array}\right]$ 控制,而 $\left[\begin{array}{ll}a & b \\ b & c\end{array}\right]$ 就是矩阵 本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东东,现在终于二次和矩阵扯上关系了,扯上这一点关系后,那就和我线性代数有关了,就可以用矩阵来研究二次型,并因此开始提出特征向量特征值,矩阵的合同,正交等等概念。 在二次型里,最主要的是规范形,比如 $f(x)=x^2+2 x y+y^2$ 就比 $f(x)=x^2+x y+y^2$ 好。为什么? 因为前者可以写成 $f(x)=(x+y)^2$ 看到这个代数式,就立刻知道,他有最值,而且有最小值为 0 ,甚至隐约感觉如果画在坐标系里,开口向上。这太方便了。所以,那些数学家就想,我们来研究研究怎么把 $f(x)=x^2+x y+y^2$ 里的 交叉项 $x y$ 消掉,只保留2次项吧。 ### 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二次型里,我们介绍过,一个二次型,增加他的一次项不更改图形的大的趋势,详见[此处](http://kb.kmath.cn/kbase/detail.aspx?id=500) ,比如下图 {width=300px} 对于二次函数或者二次方程,**二次部分是主要部分**,往往研究二次这部分就够了 对于形如 $a x^2+2 b x y+c y^2$的二次型,可以写成 $$ \begin{aligned} \left[\begin{array}{ll} x & y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l} a & b \\ b & c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 x \\ y \end{array}\right]=1 \end{aligned} $$ 例如 $x^2+y^2-xy=1$写成矩阵并画出图像如下 {width=300px} 更一般的圆锥曲线,$x^2+y^2=1$表示的是一个圆,写成矩阵是 {width=300px} 如果更改一下矩阵参数(这里请把矩阵当初一个线性变换),他就是是椭圆 {width=300px} 如果让**图形不变**而改变坐标系,就可以把抛物线当成圆来研究,比如圆的面积是$S=\pi r^2$ ,而椭圆的面积是$S=\pi a b$ ,可以看到椭圆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非常类似,当然这不完全对,请看矩阵的合同。 ## 矩阵合同 从上面图像演示看到,更改矩阵可以改变二次型函数的图像,但是在更改这些图形时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需要注意:**你不能更改函数固有的属性,比如函数的值,向量的长度**等,否则这种变换是没有意义的。如何不更改二次多项式的值呢? 对于一个二次型: $$ f(x)=X^{\mathrm{T}} A X ... (7.4) $$ 有一个向量替换关系 $\boldsymbol{x}=\boldsymbol{C} \boldsymbol{y}$, 把它带入式 (7.4), 则函数值不变, 得到 $$ f(\boldsymbol{x})=\boldsymbol{x}^{\mathrm{T}} \boldsymbol{A} \boldsymbol{x}=(\boldsymbol{C} \boldsymbol{y})^{\mathrm{T}} \boldsymbol{A C} \boldsymbol{y}=\boldsymbol{y}^{\mathrm{T}} \boldsymbol{C}^{\mathrm{T}} \boldsymbol{A C y}=\boldsymbol{y}^{\mathrm{T}}\left(\boldsymbol{C}^{\mathrm{T}} \boldsymbol{A C}\right) \boldsymbol{y} ...(7.5) $$ 式 (7.5) 最后的表达式中的度量矩阵是 $\boldsymbol{C}^{\mathrm{T}} \boldsymbol{A C}$, 这正是一个**合同变换**。 确实是矩阵的 “合同” 变换, 对矩阵 $\boldsymbol{A}$ 的左、右同时变换 (左乘 $\boldsymbol{C}^{\mathrm{T}}$ 和右乘 $\boldsymbol{C}$ ), 行和列的变换 “合同” 进行。 事实上合同的定义就是:若有$A$和$B$两个矩阵,存在可逆矩阵$C$ , 使得 $B=C^TAC $ 则称矩阵$A$合同矩阵$B
免费注册看余下 50%
非VIP会员每天15篇文章,开通VIP 无限制查看
上一篇:
附录1:线性方程组、行列式、矩阵、向量组的关系
下一篇:
附录3:再看线性代数的意义
本文对您是否有用?
有用
(
0
)
无用
(
0
)
更多
学习首页
数学试卷
同步训练
投稿
题库下载
会议预约系统
数学公式
关于
科数网是专业专业的数学网站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教程采用AI辅助生成,请学习时自行鉴别
如果页面无法显示请联系 18155261033 或 983506039@qq.com